近年来,由于奶牛价格大幅下调,奶牛的养殖效益显着,农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有所升温。但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奶牛饲养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如精料喂量过多,饲料种类单一,不重视精饲料的品质和加工,缺乏青绿多汁饲料等,致使奶牛产奶量下降,没有挖掘出奶牛的生产潜力,导致养殖效益不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奶牛饲养的有关技术问题介绍如下。
一、选好奶牛
奶牛的产奶水平和经济效益取决于其生产性能的高低,并直接影响我们养牛户的养殖利润,因此选购优质高产奶牛至关重要。一头好奶牛应该是体形高大,成年母牛外观呈楔形,肢腿强壮,乳房附着结实,乳头大小适中,位置正常,无畸形,食欲旺盛,能采集大量粗饲料。因此在选购奶牛时要选择膘情中等的奶牛,不要选过肥的;其次要选择棱角分明,肢蹄良好,后躯宽平,腰腹发育良好,乳房附着结实,前伸后展,呈浴盆状,乳状分布匀称,长短一致;三是要查看系谱档案,年龄,胎次和生产纪录。要选择年龄小,胎次少,父母都是高产的奶牛;四是要选择当年无病史的奶牛,并切要观察奶牛的精神状态是否健康,有无其他疾病。
二、饲料组成要多样化
奶牛对饲料的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在泌乳期,日粮要达到多样化和较好的适口性,应具有两种以上的粗饲料,如干草或青草等,2-3种多汁饲料,如青贮饲料或块根类等,以及3-4种以上的精饲料等。精饲料的可以选用信誉度较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不同时期的奶牛全价料,也可以采用预混料添加玉米、麸皮等,由于放牧条件所限多数养牛户都采用舍饲,因此我们尤其要重视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的贮备和供应,特别是冬春季节,更要贮存足够的各类饲料,其数量可按每头成年母牛每日5千克干草,块根、块茎类5-10千克或青贮饲料15-20千克。
三、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
奶牛属于反刍类草食动物,饲粮应以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饲料和其他饲料添加补充。一般情况下,饲料干物质中精、粗比为30-60:70-40,犊牛和高产牛精饲料比例可高些,要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饲料配方,科学投放精料;使奶牛保持七、八成膘,切忌精料喂量过多,不但增加饲养成本,造成浪费,还会导致奶牛反刍减弱,前胃驰缓和酸中毒等疾病的发生。一般成年母牛基础料可定2千克,另加产奶料,通常产奶料添加方法为:日产奶30-35千克以上的高产牛,可按每产1.5-2千克奶添加1千克精料;产奶15-30千克的奶牛,可按每产2.5千克奶添加1千克精料;日产奶15千克以下的奶牛可按每产3.5千克奶添加1千克精料,但应把握的一个原则是高产牛精料日给量不宜超过10千克,粗饲料占日粮的比例不能低于50%。
四、要注重粗饲料的品质和加工
据我们统计,当前95%以上的奶牛户不搞青贮,粗饲料全部采用干玉米秸杆切碎饲喂,然而长期饲喂这种饲料,会造成奶牛体质瘦弱,产奶量低,导致效益低下,可采取以下三种途经加以解决:一是把干玉米秸经过微生物活杆菌即秸杆发酵剂发酵处理后饲喂,在发酵过程中要添加0.3%-0.5%尿素,以增加其适口性和氮的含量;二是种植多年生的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如紫花苜蓿、高丹草、黑麦草等,另外还应种植一些块根、块茎类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白菜、甜菜、萝卜、地瓜等;三是种植含糖量高,产量高的专用青贮饲料作物进行青贮,如中原单32青贮玉米或高油玉米等,从而解决冬春季节无青绿饲料的矛盾,奶牛一年四季不断青,由此可提高奶牛产奶量15-20%。
五、进行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
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减少空情期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关键。奶牛的初配年龄应是18-20月龄,体重在350千克左右为好,严禁过早配种。成年母牛应在产后70天左右开始发情、配种。配种时,应选择技术水平高、信誉度好的配种站点,并选择优质高产的冻精进行人工授精,以其后代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千万不要图省钱找当地的劣质公牛配种,使新生犊牛的产奶能力差。另外,还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奶牛的发情期,做到适时配种,不漏配。
六、饲养管理要规范化
奶牛的泌乳活动受环境影响较大,而良好的条件刺激利于奶的分泌和乳的排出。因此创造规范化的饲养条件是挖掘奶牛生产潜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切忌沿袭旧的粗放的管理方法,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日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不要随意更改。做到奶牛饲喂、挤奶时间与挤奶次数不随意改动。饲喂要遵循“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的原则,充足饮水,适当运动 ,创造一个冬暖夏凉,有利于产奶的舒适环境。
七、加强疫病防治和驱虫
为牛群健康,不受疾病侵害,牛舍及饲养用具必须定期消毒,一般情况下3个月进行一次全场消毒。按牛场防疫程序,每年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免疫注射,结核病检疫和检验,以及春秋2次口蹄疫免疫注射,同时做好奶牛寄生虫的防治工作,发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更新于:1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