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情况
发病与胎次的关系:胎数越多越容易发生,但是初产的奶牛一般不会发生。
发病与产奶量的关系:产奶量越高,多汗病出现的越早,而且汗量也多。一般多发生在泌乳盛期或干乳期之前。早的产后一个月就会发病,晚的泌乳3个月之后发病,而在泌乳初期或干乳期一般不会发病。本病无季节性,呈散在发生。
2 病因分析
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泌乳盛期或干乳期之前,且以钙制剂治疗有明显效果。经血清钙含量检测,病牛血钙降低至6~8mg或更低。为此我认为奶牛多汗病的发生与机体钙不足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每日从乳汁中流失大量的钙,而牛奶中含有1.2g/kg钙,产奶量为30kg/d的牛,每天从乳汁中流失的钙约3.6g。妊娠后期胎儿生长也需大量的钙,如果饲料中钙数量不足,或者虽然给了大剂量的钙,但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精;斗过多,导致消化道中产酸过多,钙与酸结合成不溶性钙盐。另一方面,奶牛青绿饲料不足,维生素D缺乏,进入体内的钙不能充分的吸收,因而体内钙含量下降,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汗腺分泌增多,所以出现多汗症。
3 临床症状
由于乳牛个体不同,出汗的时间和部位也不一致。有的在挤乳时出汗,有的在早晨出汗,有的在夜间出汗。但在挤奶时出汗者为多。有的是在前肢上部或者耆甲部出汗,有的牛在躯体一侧出汗,有的是全身出汗,温寒冷天气时,被毛由于出汗而象附着了一层雾或霜。
泌乳量的明显下降,在乳牛发病出汗的期间,泌乳量明显下降,有的降至原产量的2/3~1/3,同时乳汁也稀薄。
全身症状,精神欠佳,食欲不振,反刍减退,运步迟缓,肌肉松弛,心音弱。
4 治疗
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有以下方法:
10%氯化钙注射液200ml,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10%安那加20ml,一次静注,每日1次。连用3天即愈。有个别牛一次用药后,但这样的病例多在4天后又复发。
中药治疗黄花100g,党参60g,五味子60g,当归60g,甘草60g,上药经研磨开水冲涤温一次灌服。每天一次,连服3天。
更新于:1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