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鸡的过程中,有鸡苗出现不吃食,那是因为在饲养方面出现了错误,鸡苗如果不吃食的话,会严重影响到鸡的成长,所以我们应知道鸡不吃食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方案。
鸡苗饲开食的早晚,直接影响初生鸡苗的食欲、消化和今后的生长发育。鸡苗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差,过早开食有害于消化器官,但由于鸡苗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过晚开食又会消耗尽鸡苗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所以,一般开食在出壳后24-36小时之间。实际饲养时,一般在鸡苗饮水2-3小时后,当有60-70%的鸡苗可随意走动,并用喙啄食地面有求食行为时,应及时开食。
开食时**能安排在白天。训练开食时,要增加光照强度,使每只鸡苗都能容易地见到饲料,饲养人员嘴里发出呼唤声,同时从手中将饲料慢慢地均匀地撒向饲料盘或旧报纸上,边撒、边唤,诱鸡吃食,开始有几只鸡苗跑来抢吃,随后多数鸡苗跟着来吃食。此时,饲养人员要注意观察,将靠在边上不吃食的鸡苗捉到抢食吃的鸡苗中间去,这样不会吃食的鸡也慢慢地学会吃食了。每次饲喂时间30分钟左右,检查鸡苗的嗉囊约有八成饱后可停止撒料,减少光照强度使之变暗;或挡上窗帘,使鸡苗休息,以后每隔1-2小时再喂1次,这样在当天就可全部学会啄食。一般3日龄内,每隔2小时喂1次,夜间可停食4-5小时;3日龄后可逐渐减少,但每天喂料不少于6次。有条件的可采用破碎的颗粒饲料,既可刺激鸡的食欲,而且还保证了全价营养,减少饲料浪费。以后则开始正常的饲喂。实践证明,第一天的开食尽量要使鸡苗都能学会啄食,吃到半饱,否则将影响其今后的生长和发育及群体的整齐度。如有个别不吃食的鸡,还要进行调教,有病的要喂给含有土霉素、氯霉素的药水,同时可增加5%葡萄糖水滴灌。为控制白痢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必须充分拌匀)。
从第二三天开始,间断往饲料槽内加饲料,以吸引鸡苗逐渐适应用饲料槽采食,同时,逐步撤去饲料盘,1周内至少还得保留1-2个饲料浅盘。以后所用食槽的数量可参照饲养的基本条件的要求安排,以充分满足肉鸡采食的需要。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