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又称猪疱疹病毒I型,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双股RNA。伪狂犬病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形态特征,成熟的病毒粒子由含有基因组的核芯、衣壳和囊膜三部分组成。伪狂犬病病毒能在鸡胚及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上培养增殖,并产生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常于猪肾细胞、兔肾细胞以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蚀斑。病毒在发病初期存在于血液、乳汁、尿液以及脏器中,而在疾病后期,则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伪狂犬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畜舍内干草上的病毒夏季可存活3天,冬季可存活46天,含毒材料在50%甘油盐水中于4℃左右可保持毒力达3年之久。0.5%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2%福尔马林溶液等可很快使病毒灭活。但病毒于0.5%石炭酸溶液中可保持毒力达数十日之久。
【防治措施】
,本病流行区可用伪狂犬病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接种。冻干苗先加3.5毫升中性磷酸盐缓冲液恢复原量,再稀释20倍。4月龄以上羊肌内注射1毫升,接种后6天产生免疫力,保护期可达1年。国内新近研制的牛羊伪狂犬病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证明有可靠的免疫效果。
第二,加强饲养管理,提倡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入种羊。购入羊时,严格检疫,阳性动物扑杀、销毁,同群羊隔离观察,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第三,消灭牧场内的鼠类,避免与猪接触或混养。发生本病后立即隔离病畜,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10%石灰乳等消毒药消毒厩舍、污染的环境以及饲管用具等。
第四,通过血清学试验检疫淘汰阳性羊只,结合免疫接种,逐步净化羊群,清除本病。
第五,早期应用抗伪狂犬病高免血清治疗病羊,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