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利用淡水人工养河蟹新技术 内容: 河蟹,通称螃蟹,又名毛蟹、绒螯蟹等。 属甲壳纲,方蟹科。 头胸呈方圆形,一般长6~7厘米,通常呈绿色。 螯足强大,密生绒毛,步足侧扁而长。 野生河蟹居江河湖荡的堤岸泥滩中,我国南北沿海各地均产。 由于其特有淡水生长、下海繁殖洄游的习性,为人工养殖提供了天然条件。 现将其人工养殖方法简介如下:1 建地。 要选择水质好,水源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河蟹养殖池。 挖掘的地形要整齐,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最好。 池深1. 5米,水深0. 8米。 由于河蟹有很强的攀登能力。 还会打洞逃逸。 因此,要在池底以下20~30厘米处开始作围墙,高度为150~180厘米。 上面用砖头或水泥板作檐口,要呈 厂 字形,檐宽为15厘米,防止河蟹攀缘逃跑。 墙面要用水泥抹光滑,进出水口要用铝丝网栏严防逃。 在池底还要用土做成一座座长垄状小丘,垅沟边栽一些茭白,水花生之类的水草,以供河蟹营穴栖息。 水草覆盖面要达到70%左右,如不能种草,可捞一些水草放在池水边。 亦能起到栽种水草的同样作用。 2 运苗。 根据河蟹在海中产卵繁殖,到淡水中生长发育的特性,人工养殖必须远途运苗。 目前,人工繁殖蟹苗虽有重大突破,但仍限于重点研究单位,无法满足各地广泛饲养的需求。 而我国长江口岸是一个天然蟹苗繁育场,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从那里购买蟹苗,运回去放养。 但运蟹苗必须得法,才能提高成活率。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研究成功双层塑料袋充氧水运蟹苗法。 即在双层塑料袋内装入3~5千克水,盐度控制在4%左右,然后每袋装入蟹苗100~150克,再充入氧气,氧气体积为10~12升。 最后,将内外两层塑料袋口扎紧,放入纸箱带走,一人一次可带10袋,即1500克,运输400公里,行走8~13天,成活率仍可达80%以止,高的达到95%,是一项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运输蟹苗法。 3 放养。 在购买蟹苗前40天。 要用生石灰加漂白粉对饲养池进行消毒,一般每0. 1亩用生石灰10千克,漂白粉0. 5千克,撒入池内水中(一般留3~6厘米深),反复搅拌,以彻底消灭有害生物和水中敌害。 然后将水全部放掉,再用清水冲洗一次,利用阳光曝晒继续消毒。 在放苗前15~20天,可灌上清水。 一般可于5~6月分外出购苗。 新运回的蟹苗不能立即放入池中,而要连塑料袋放在饲养池或暂养池中半小时,待内外温度接近时,再打开塑料袋,将蟹苗倒入池中。 通常每0. 1亩可放养5~10万只,需300~600克。 水质和饲料条件好,密度可适当大一些。 投蟹苗时池水要浅一点,约0. 5米深,以提高水温。 减少死亡,促进生长。 经一周饲养后,逐日提高水位,深度达到0. 8米时为止。 饲养一年的幼蟹,每0. 1亩可投放800只,于4~5月投放。 4 投料。 河蟹食性较杂,饲料广泛,以动物、植物性饲料为主。 动物性饲料主要为碾成糊状的小杂鱼、螺蛳、鱼肉脏、畜禽血、蚯蚓、鱼粉等;植物性饲料以豆粉、玉米粉、麦粉、麸皮、米糠等为主。 一般以动、植物饲料各半为佳,并要配少量水草等青绿饲料,混合拌匀后投喂。 初放蟹苗的饲料,以投喂鱼虾浆为主。 平时投料要坚持 四看 (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河蟹摄食活动状况)、 四定 (定位,定量、定时、定质)的原则。 时间在上午8~10时和下午3~5时为好。 投量一般以每次投下的饲料能在二小时内吃光为度。 投喂量要随着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增加,一般每10千克河蟹每天投料0. 5千克。 池中的水草既可做饲料,又能遮阴防暑,是饲养河蟹必不可缺少的,要千万注意。 5 管理。 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且有水草处,对缺氧特别敏感,因此,饲养池一定要经常注入新水。 前期每10~15天换一次水,夏秋高温季节2~3天换一次水。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3。 发臭的池泥要分期清除。 如池水太肥,可在池边多种一些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这样,既可使河蟹隐蔽在水中蜕壳,并能避免相互残杀。 同时,水草还可吸收池中的营养盐类,增加水溶氧量,防止水质恶化,有益河蟹生长。 河蟹的敌害也较多,要加强防治工作。 其主要敌害有老鼠、水蛇、水鸟、青蛙和水蜈蚣等。 据报道,一只老鼠一天要吃掉或咬死10只河蟹,是最凶恶的敌害。 要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灭鼠和防鼠。 发现水蛇、水鸟、青蛙及水蜈蚣危害时,要及时扑打和驱赶,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发布时间:2024-05-15 07:03:3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