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高小尾寒羊羔成活的措施 内容: 提高羔羊成活的措施(1)正产与接羔:母羊临近分娩时,乳房胀大,用手挤时有少量黄色初乳,分娩前2~3天更为明显,阴门肿胀潮红,有时流出浓稠黏液。 臀部下陷,尤其临产前2~3小时更为明显。 行动困难,排尿次数增多,性情温顺,起卧不安,精神不振,时而回顾腹部,经常独出墙角卧地,四肢努责。 放牧时常掉队卧地休息。 有时四角刨地。 表现不安,食欲减退,甚至停止反刍,不时鸣叫。 这时助产人员要随时观察母羊,如见有上述情况,尤其肷部下陷,努责及羊膜露出外阴部时,应该立即将母羊送进产房或者安静的地方准备接产。 正常分娩的母羊,在羊膜破后10~30分钟,羔羊既已产出,正常胎位的羔羊出生时,一般两肢和头部先出,这时立即人工助产,以防止胎儿窒息死亡。 小尾寒羊经产母羊每胎多数为2~3羔,每羔相隔时间在5~30分钟左右,或60分钟以上,个别的也有长达10个小时以上的情况,当母羊出生只羔羊以后,须注意检查是否还有未产的羔羊,如见有表现仍不安宁,卧地不起或者起立后又重新躺下努责的情况,可用手掌在母羊腹部前方适当用力向上推举,如肚里还有羔羊,则能触到一个硬的光滑的羔体。 对产多羔的母羊应特别加以注意,第二三只产出时,母羊已疲乏无力,而羔羊的胎位往往不正确,所以多需助产。 羔羊产出后,应迅速将羔羊口、鼻、耳中的黏液抠出,以免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或吸如器官引起异物性肺炎。 羔羊身体上的黏液必须让母羊舔干净,如母羊恋羔性弱,可将胎儿黏液涂在母羊嘴上,诱其舔食。 如天气寒冷,则用干净布或者干草迅速将羔羊身体擦干,免得受惊。 有时羔羊出生后有假死现象,可将羔羊浸在40℃左右温水中,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拍胸两侧,或向鼻孔吹气,使其复苏。 胎儿的舌头如明显发凉,则很少有回复的希望。 羔羊生后脐带自然断裂,在脐带端涂5%碘酊消毒。 如脐带未断,可在离脐带基部约10厘米左右中的部位,用手指向脐带两边撸去血后拧断,或用剪刀剪断脐带,然后用5%碘酊消毒。 结扎脐带,会影响渗出液的排出,容易引起脐带炎。 分娩完毕,如发现乳房周围和股内侧有毛未剪,应及时剪去。 随后用温热的消毒水洗涤乳房,擦干后挤去几滴初乳,辅助羔羊吃奶,然后给羔羊称重。 在分娩后将羔羊和母羊移入母子圈内与其他羊分开饲养。 胎衣在生产后40分钟排出,应及时收集起来,可为医学工业提供原料。 (2)难产与助产:一般难产的处理。 母羊难产比较少见,出产母羊因骨盆狭窄,常发生难产现象。 其他如阴道狭窄、子宫颈窄阵缩及努责,胎膜亦未出来,应立即助产。 助产方式主要是强行拉出胎儿。 随着母羊的努责,慢慢向后下方拉出,但不可用力过猛。 也可用两手指伸入母羊的肛门内,隔着直肠壁顶住胎儿后头部,与子宫阵缩配合拉出,只要不伤及产道,可达到助产的目的。 尽早吃好吃饱初乳羔羊出生后母羊舔干黏液,羔羊能自我站立时,既应人工辅助其吃到初乳。 加强对缺奶羔羊的补饲这对多胎的小尾寒羊极为重要,对单只羔羊者一般前期不用补饲,对2~3羔或者4个羔以上者必须注意加强补饲,对缺奶羔羊进行人工补饲牛奶或其他羊奶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喂量、时间和卫生条件。 要注意初生羔羊不能喂玉米糊或者小米粥。 此外要搞好棚圈卫生,对周围环境及用具应经常消毒。 发布时间:2024-05-01 10:08:40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