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虾养殖镰刀菌病的防治 内容: (1)病原 为镰刀菌有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禾谷镰刀菌(F. gramincarum)。 菌体呈丝状分枝,常有分隔。 生殖方式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 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故名为镰刀菌。 (2)症状 镰刀菌多寄生在病虾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 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 有人称之为黑鳃病。 (3)诊断 由于镰刀菌病的主要症状往往与细菌引起的褐斑病和黑鳃病相似,所以必须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有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4)流行情况 该病是一种对虾、蟹类危害很大的疾病。 在海水中各种对虾、龙虾和蟹类均可感染,感染率高达70%,积累死亡率90%(如美国加州对虾)。 我国目前主要发生在人工越冬亲虾。 对虾疾病防治期间较少见。 (5)防治 ①放养前用6.00. 000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处理,可有效地杀死池内分生孢子。 ②亲虾进入越冬池前用3000. 000001的高锰酸钾洗5分钟,并严防虾体受伤。 ③用经过消毒和过滤无镰刀菌污染的水源培育亲虾。 发布时间:2024-04-24 07:16:3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