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专家谈科学养蜂:科学管理 内容: 仪陇县观紫镇自生村四组现年34岁的刘茂林,1987年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就弃学在家跟随父亲一边种田一边学养蜜蜂,一年多后他把自家的责任田地全部转租给种田能手,委托父母帮忙照管家,自已则自立门户放养蜜蜂,并在2000年下半年创办了刘氏蜜蜂园。 由于他管理有方,遇采蜜旺季每月可产蜂蜜6吨,每年纯利润可达六七万元。 在日常养蜂实践中,他总结和摸索出一套实用可行的科学饲养管理办法,并广泛向蜜蜂养殖户传授,使大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春季管理:一是促进蜜蜂飞翔排泄。 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二是蜂巢的保温。 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 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南方直到3-4月份。 二、流蜜期管理:一是在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二是保持强群采蜜。 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 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 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三、秋季管理:一是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二是培育适龄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是指在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 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 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四、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五、冬季管理:一是调节巢门。 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 二是防蜂蜜结晶器。 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发布时间:2024-04-14 09:02:4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