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养肥肉鹅有绿色的办法吗? 内容: 现在都在讲环境保护,和绿色养殖。 但是关于什么是绿色养殖,大家知道吗? 那么肉鹅又有什么的绿色育肥的方法呢? 放牧喂养的肉鹅喂养周期虽然比用添加剂育肥稍长,但是是比较传统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也很高。 肉鹅"绿色"育肥放牧时应注意: 一掌握牧鹅信号:自雏鹅开始,每当喂食、放牧、收牧前,都发出不同的语言信号,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即用“语言信号”指挥鹅群。 放牧时还要选择好头鹅,尽早地在鹅群中发现头鹅,并观其行,如头鹅听从指挥,可在其头、背涂上红色,使其有一个明显的标志,以便头鹅一动而带全群。 这样,只要综合运用指挥信号与语言信号,并充分发挥头鹅的作用,牧鹅时就能指挥自如了。 二根据季节放牧: 1. 春季风与日丽,气候温暖,天然饲料较多,是肉鹅放牧的好季节,应选好场早放牧。 早春可放养于浅水塘、小河、小港中,让鹅觅食螺蛳、鱼虾、昆虫、草根等水生动植物。 春耕开始后,先放备用秧田,以后是大田。 因翻耕的田里,有许多草籽、草根与过冬的蚯蚓等。 随即,在收割了的油菜、豆类、麦类、绿肥种子的田里放牧,使鹅充分觅食遗落的食物。 放牧时尽量做到早出晚归。 为使肉鹅快长速肥,每天中午每只鹅应补喂混合精料(参考配方: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籽饼11%、鱼粉3. 7%、骨粉1%、食盐(0. 3%)0. 1-0. 125千克。 2. 夏季气温高,放牧时要做到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 中午炎热时,不让鹅在水里停留,将其赶到大树边或高埂田荫蔽处纳凉,或赶回棚里休息,避免烈日直晒。 尤其要避免鹅群在晒烫的地面沙石上行走,以免中暑。 具体放牧时还应注意,初夏正值梅雨季节,长期的阴雨,使树林、草丛、旱地里繁殖了大量的蜗牛、野蛞蝓,因此可以进行放牧。 可每5-6天轮流放牧1次,以充分利用那些野生动物作饲料。 以后,可将肉鹅放到稻田"摊青",进行治虫、除草、中耕。 3.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后的稻田是肉鹅放牧的黄金牧场。 收割"双抢"前半个月,应补饲稻谷,以适应日后能食稻谷。 “双抢”后,每天天微亮就驱鹅上田,在农田将近两小时,将鹅群赶到附近的深水处洗毛,并让其在安静的地方休息。 上午10时左右,再驱鹅进田吃落谷等。 12时左右,将鹅从田里赶出来,放在深而微流的水域、清静的树荫下休息。 下午4时后又上田,并尽量延后鹅群的归牧时间。 此外,田边、道路、晒场边常有遗落的谷粒,可于阴雨天驱鹅群到那里放牧。 4. 冬季的浅水水域比秋季多,因为河流、沟港、水库、池塘冬季处于枯水季节,可以成为放牧区,鹅群可以啄食一些小鱼虾与水生动植物。 但冬季放牧,因为气温、水温都低,肉鹅在空旷的田野与水里呆得过久,容易受凉而影响生长。 因此,每天的放牧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要做到迟放早归。 冬季气候寒冷,能觅的食物较少,必须增加与补喂配合精料(参考配方同前)。 一般每天补喂2次,每只肉鹅补料0. 2-0. 25千克。 三种草规划 选择撂荒地、林果园地建造人工草场,种植具有耐瘠薄、耐践踏、耐干旱及草丛生长高度与鹅采食高度相适宜且青嫩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墨西哥玉米、多年生黑麦草等植物。 为了满足常年养鹅的需要,应该采用1年生牧草轮作模式来种植,例如,当年4月上旬播种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结束后播种冬牧70黑麦、多花黑麦草,生长到翌年5月中旬结束,如此循环往复轮作。 按每只鹅吃草40千克左右计算,一般每667平方米人工草地可喂养肉鹅120-150只,高产饲料地可供200只以上肉鹅食用。 发布时间:2024-04-06 10:08:1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