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几种草鱼鱼病综合防治 内容: 鱼病预防措施1. 最近1~2年养过草鱼鱼种的池塘,特别是以前患过草鱼三病的池塘不要进行草鱼鱼种的培育。 2. 对旧鱼塘做好彻底地清淤。 通过清淤和池底曝晒,杀死大部分的病菌、病毒,消除鱼病隐患。 3. 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根据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质状况,选择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消毒。 4. 把好鱼苗质量关。 所放养的草鱼水花或乌仔,如果是本养殖场自繁的,最好在繁殖前,对亲鱼进行灭活疫苗的注射;如果需引进其他养殖场的,最好从国家或省级苗种基地引进,因为这些苗种基地的鱼苗繁育规模较大,鱼苗质量可靠,鱼苗携带病菌的机率较小。 5. 控制鱼苗放养比例。 草鱼与套养鱼的放养比例控制在80:20左右。 6. 加强鱼种前期的培育。 草鱼鱼种培育前期,饲料投喂要充足,在5~7天时间内完成鱼苗的驯化抢食,防止因饲料短缺,造成鱼苗培育前期体质较弱的状况。 7. 饲料质量的控制和投喂。 精饲料须用草鱼鱼种专用配合饲料,不要用鲤、卿鱼等高蛋白的饲料代替。 饲料粗蛋白含量控制在25~32之间,粗纤维含量在10%~14%之间。 草鱼种在7月中旬以前(体长10㎝左右)要以投喂精饲料为主,加快鱼苗的生长;7月中旬至9月中旬,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增加青绿饲料如优质牧草、芜萍的投喂量,使精饲料与青饲料的比例控制在1:3~1:4,9月中旬以后,适量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比例可控制在1:1~1:1. 5。 同时在6月下旬~9月下旬这段时间,精饲料中要加人抗菌药或中草药。 8. 注重日常消毒管理:① 鱼种培育前期即6月中旬以前,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15天左右一次,用量为20~30公斤/亩米。 ② 6月中旬~9月中旬每10天左右用安勒斯消毒剂全池泼洒,用量为0. 20~0. 25公斤/亩米。 ③ 养殖中后期,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大,鱼类粪便的大量排放,水体中有毒气体和有害菌类快速增加。 这段时间,每月全池泼洒一次光合用菌,用量为1公斤/亩米。 用以增加水中有益菌的含量,避免鱼病的发生。 鱼病治疗措施1. 寄生虫性鱼病治疗:如中华鳗、三代虫等,用灭虫王全池泼洒,用量为0. 5公斤/亩米,隔日一次,连用两遍。 2. 肠炎、烂鳃、赤皮病的治疗:草鱼鱼种培育阶段极易患这三种病的综合症,草鱼三病也是造成鱼种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草鱼三病,可采用以下措施综合治疗:①发现草鱼种因患三病有一定的死亡数量后,应立即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或不喂精饲料,也不投喂青饲料。 停料3~5天以后,投少量拌有肠炎烂鳃灵的青饲料,如芜萍,以后慢慢增大青饲料的投喂量。 待鱼病缓解后,再投喂少量的精饲料。 切忌鱼病发生后,仍大量投喂精饲料,否则,将会造成鱼种的大批死亡。 ②用中药大黄全池泼洒。 具体方法为:将干燥片状大黄粉碎成颗粒,用浓度0. 4%的氨水浸泡14小时以上,全池泼洒,用量为5公斤大黄/亩米,连用三天。 ③内服药物。 用纯度99%的卡那霉素粉剂粘附在芜萍上投喂,用药量为0. 5克卡那霉素/公斤芜萍,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 5%左右,连用一周。 ④须注意的是,在草鱼鱼种患三病较严重时,忌用含氯药物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否则,会造成患病鱼种的大批死亡。 总之,草鱼鱼种的鱼病防治工作中,只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利用以上几种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防治鱼病,实现草鱼鱼种的丰产丰收。 发布时间:2024-04-01 08:25:0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