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饲料中添加雌,对提升奶牛的产奶量有什么作用? 内容: 牛奶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养殖户都会想尽办法来提升奶牛牛奶的产量的。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雌激素提升牛奶产量的办法,想知道更多就进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 一、雌激素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雌激素(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 在奶牛生产中E的应用非常广泛。 临床上主要与其它生殖激素配合使用,用于诱导发情和泌乳,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催产,引产,人工诱导流产,排出子宫内容物,化学去势等。 给未孕乏情母畜使用E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母畜表现发情行为。 E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往往与生理时期有密切关系,并与多种生殖激素发生协同和拮抗作用而发挥其生理功能。 在发情周期、妊娠、分娩、泌乳过程中,对卵巢、生殖道、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 维持母牛正常的生殖机能。 二、雌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是与孕激素(P)协同而实现的。 用P处理乏情母牛,连用7天~12天,人为延长黄体期,停用P后2天—5天即可出现正常发情。 在这一过程中,用小剂量E在P处理的第1天~2天或全程使用,会增强P的处理效果。 目前所用的孕激素同期发情方案及新西兰阴道埋植孕酮装置(CIDR)就是这一原理。 有些单独使用E类诱导乏情母牛发情,用后2天~4天80%以上的母牛出现发情。 症状明显,但大多数不排卵。 这主要是因为E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所致。 此时卵泡发育往往与之不同步,大多数母牛没有成熟卵泡排卵,所以受胎率低。 生产中往往等到下次发情再配种。 如果大剂量、长时间用E,很可能造成卵巢囊肿,其中因黄体囊肿而无第2次发情。 三合激素(含睾酮、孕酮、雌激素)也有类似情况,因睾酮(T)在体内很快转化成E。 如果E或三合激素在乏情母牛黄体退化后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已进入发情前期)或安静发情时用,是可以刺激发情行为并排卵的。 但乏情母牛多因卵巢静止或持久黄体而造成,用E时遇到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概率不大,因而受胎率低。 促发情表现及促受胎主要适合安静发情,多因FSH、E、P不足引起。 这里关键是判定和预测安静发情的时间。 一般在预计第2次发情到来前1天~2天或本次发情母牛流2天~3天稀薄黏液(非疾病所致),发情表现微弱,无法准确判定其发情时给药。 治疗子宫内膜炎,排出子宫内容物(积水、积脓)此类疾病的治疗,E主要起到促进子宫颈口开张,促进子宫肌收缩,排出炎性物,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生殖道防御微生物的能力。 往往是辅助治疗。 **治疗方案是子宫冲洗和宫注抗生素。 但有时宫口不开,就必须用E(如已烯雌酚10mg—15mg肌注)预处理。 此外,E与OXT、PG协同使用,会加强子宫收缩能力,加快炎性物的排出,效果更好。 一般PG(如氯前列烯醇O1mg~0. 2mg)或OXT(201U)采用宫注加抗生素,对于一般子宫炎(如急性的、慢性的卡他性或卡他脓性的),连用2天~3天即可治愈。 当采用PG时,用药后2天~5天可能发情,一般输精可孕。 催产、引产、难产及胎衣不下,利用E促进子宫收缩,使OXT受体敏感性提高,促进子宫黏膜PG释放而发挥作用。 常与OXT、PG协同使用。 E预处理后,肌注OXT(50IU~80IU)或氯前列烯醇(0. 2mg~0. 3mg),视处理效果,可间隔2小时,用OXT再次处理。 诱导泌乳E与P、促乳素(PRL)、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协同,使乳腺系统发育,可人为诱导不孕牛、不孕无乳奶牛泌乳。 例如:用170—雌二醇(0. 1mg/kg体重)、孕酮(0. 25mg/kg体重)的无水乙醇溶液,每日早晚两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10天,以后隔日或连日注射利血平(0. 08mg/kg体重或0. 03mg/kg体重地塞米松)4次。 此法诱导泌乳成功率达90%以上。 一般在产奶7天后,奶质正常,无药物残留,且有部分母牛恢复繁殖机能并受胎产犊。 发布时间:2024-03-27 09:24:3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