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浅谈田螺养殖与管理 内容: 田螺是我国的传统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欢迎。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田螺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浅谈田螺养殖与管理一、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群集于有微流水之处。 田螺食性杂,以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喜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适温为20℃~27℃,30℃以上时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 水温超过40℃会死亡,低于8℃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二、繁殖特性田螺雌雄异体,一般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外形上主要从头部触角区分:雌螺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的右触角短而粗,末端朝右内弯曲。 田螺雌多雄少,群体中雌螺占75%~80%。 每年4月开始繁殖,6月~8月为生育旺季。 田螺为卵胎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至仔螺发育都在雌螺体内进行。 产仔数量与种螺年龄及环境条件有关,一般每胎可产仔20个~40个。 三、人工养殖1、螺池建造要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既有流水又无污染的地方建专用螺池。 池宽1. 5米左右。 池长可依地形而定,一般10米~15米。 池深30厘米~50厘米。 最好是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拦栅。 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便于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 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或放养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既为田螺遮荫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螺池利用率,增加收入。 螺池周围筑高60 厘米~80厘米的围墙或用网片围栏。 2、放螺与管理一般自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 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 每平方米放种螺100个~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 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 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 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 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 %~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 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 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饲。 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经常巡视检查,防止田螺外逃。 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厘米~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期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冬眠时田螺会潜入泥穴中,只在泥面留个圆形小孔冒气呼吸,为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每三四天换1 次池水。 3、采捕 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其肉质细嫩肥实,最受市场欢迎,可分批采捕上市。 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做种螺。 田螺养殖前景 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 它含蛋白质达10. 3%、脂肪1. 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 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 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 挑选田螺的方法 购买田螺时,要挑选个头大,体型圆,外壳薄的。 田螺的掩片需完整收缩,螺壳呈淡青色,无肉、汁溢出,单个净重较大。 田螺亦分雄雌。 雌性田螺由于积蓄营养准备产仔,其肉质比雄性田螺要鲜美。 挑选雌性田螺,可以观察其触角,雌的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的右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弯曲。 挑选的时候还应注意选择活的新鲜田螺。 挑选时可以用手指往掩片上轻轻压一下,有弹性的是活螺,反之则是死螺。 田螺最常见的煮法是紫苏叶炒田螺。 这种做法相传是由广州泮塘一名叫李细苏农夫首先无意发现的。 随着烹饪方法越来越多姿多彩,田螺的煮食也不止紫苏叶炒田螺这样的独孤一味。 田螺养殖的经济效益 1、饲养幼螺当年有效益。 早稻插秧后7~15天放养6万只田螺苗,到晚稻收割时已达到出售的规格,以成活率90%计算,共有5. 4万只,平均每只重10克,共540千克。 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6元,共收入3240元。 2、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 合计收人3390元。 2. 当年支出:973元。 收支相抵,盈利2417元。 第一年放养大螺1100只,留在鱼沟、鱼坑内继续饲养作为第二年的种螺。 进行自繁自养,可省去种苗钱,收益更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田螺其实它就是一种投资成本少且回报利润高的项目,因此在农村很多人都选择养殖田螺,但是小编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任何的养殖不是一定就赚钱的,养殖之前还是要冷静的分析思考。 发布时间:2024-03-19 07:13:58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