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养殖田螺的日常管理经验 内容: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过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的年轻人过夜生活,都是约上三五几个朋友,田螺在夜宵行业中是走的比较俏的,很多人都喜欢吃,而且它的味道极好。 养殖田螺的日常管理经验1、养殖水体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保持底泥厚度10cm -15cm,面积大小不限。 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1/15公顷50kg-100kg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 2、种螺放养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 种田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 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 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 1kg-0. 5kg,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 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 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 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 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 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4、日常管理工作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 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cm左右。 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田螺养殖前景 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 它含蛋白质达10. 3%、脂肪1. 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 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 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 田螺养殖成本 由于田螺养殖不需要投喂很多饵料,其饵料的成本也很低。 因此,基本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要你家里有田,那剩下的就是田螺苗了。 养殖田螺效益比较显着。 专养田螺,667m2可产400kg,目前市场价格为3~4元/kg,以3. 5元/kg计,667m2产值可达1400元。 另外田螺池还可混养少量草鱼,增加螺池单位面积效益。 由于田螺养殖不需要投喂很多饵料,其饵料的成本也很低。 因此,田螺养殖的纯利润大约有1000元/667m2左右,效益较为可观。 田螺的营养价值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 提高免疫力。 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铁,铁是造血的必要成分,适宜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食疗价值 1、清热:田螺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能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痔疮、便血。 2、利尿: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 能治水肿、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3、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 能治消渴。 4、解酒:田螺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田螺的养殖前景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它的市场需求每天都会增加,田螺不仅吃起来味道极好,它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发布时间:2024-03-18 07:16:1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