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蚯蚓的用途 内容: 我国对蚯蚓的认识与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规模生产、综合利用方面,仍处于开发的初步阶段。 要使其快速发展,还须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利用价值,以达到全面认识,综合利用及增加效益的目的。 (一)用作饲料1、配合量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鲜蚯蚓含8%一lo%,干蚯蚓为56%一66%。 据美国文献报道,蚯蚓蛋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 其中精氨酸为花生的2倍,色氨酸为动物血粉的4倍、牛肝的蚓投喂量不能超过日粮的20%。 对雏禽喂蚓时间不宜过早,一般须出雏10天左右才可投喂鲜蚯蚓,投喂量不要超过日粮5%;3周龄以上时可增加至10》6;6周龄时可增加至159《。 喂畜、兽类切忌直接投喂鲜蚯蚓,以蚯蚓粉或半熟蚯蚓为佳。 由于蚯蚓体内含有一种7—蚁酸,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可引起消化系统麻痹而导致肠胃生化作用受抑,影响食欲,因此,蚯蚓投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0%。 对水产动物不可投喂死蚯蚓或经加工的死蚯蚓。 因为,死蚯蚓能产生出一种溶解酶,可对蚯蚓体分解造成奇臭难闻,影响水质和水产动物的成活。 (二)医药上的应用蚯蚓在医药中的用途很广,我国民间早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蚯蚓性咸寒、无毒”,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历代验方达40余种。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了解蚯蚓可防治疾病。 至今缅甸还用蚯蚓灰治疗牙溃疡、口疮、的习俗。 欧洲19世纪的百科全书中曾有用烤蚯蚓与面包同食治胆结石症和有利于孕妇生产的记载。 蚯蚓重要的医药价值是从蚯蚓体内提取蚓激酶(C—PPA),已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蚓激酶也是一切特种水产动物的诱食剂和“性激素”助剂。 1. 抗惊廒和镇静作用蚯蚓的提取物质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作用,表现出较好的镇静作用。 国内应用蚯蚓汤和地皂丸治疗癫痫取得明显效果。 山东莱阳精神病院用蚯蚓糖浆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一定疗效。 用鲜蚯蚓糖浆治疗乙脑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的,在服药一个月后痊愈。 2. 降血压作用用蚯蚓提取液制成的针剂给动物注射,均表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也可用蚯蚓半提纯品地龙B真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降压效率达90%。 3. 对平滑肌的作用蚯蚓有解热镇痉、通络平喘、解表利尿的功用。 利用蚯蚓制成的地龙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该注射液对正常支气管平滑肌呈现松弛作用,并具有对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的解痉作用。 说明该物质有抗过敏机制。 应用蚯蚓粉或蚯蚓注射液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支气管患者和应用30%蚯蚓注射液进行穴位治疗小儿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88%。 这证明蚯蚓止咳平喘持久且缓解率高。 4,抗凝、溶解血栓功能中医药认为蚯蚓具有活血、化淤之功能,在许多血栓病治疗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 1983年国际血栓学会上,日本美恒首先报道,从蚯蚓中提取的可溶解血栓——蚓激酶,具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的作用。 1987年,中科院生理所与江西某制药厂协作,研制出国产蚓激酶(博洛克)口服制剂,北京宣武医院等单位应用蚓激酶治疗脑血栓、脑梗塞,总有效率为93. 73%,显效率为73. 6%。 近上海华山医院也报道使用蚓激酶疗效好,副作用少。 蚯蚓  (三)食品中的应用蚯蚓作为食品,目前人们尚没有这种习惯。 但是,日本一些营养学家认为:“像蚯蚓这种营养价值高的动物,可能有一天会成为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 因为蚯蚓的蛋白质超过大部分动物肉的含量,而且在蛋白质的组成中,具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此外,还含9%一lo%具有鲜味的谷氨酸。 据外贸部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全球蚯蚓食品贸易每年以20%一25%的速度递增,年贸易额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以蚯蚓为原料制作食品、糕点、菜肴及食疗食品在日本、菲律宾,美国等国家极为畅销。 我国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民间有在馄饨中添加蚯蚓的习俗,以增加鲜味和防止变质。 新西兰毛利人认为,蚯蚓是美味的好菜。 南非吃油炸蚯蚓,日本用蚯蚓作馅饼;新几内亚和非洲的居民有吃生蚯蚓的报道。 美国一家食品公司用蚯蚓制作浓汤罐头和蚯蚓饼干,近有将蚯蚓烤干、磨成细粉,作为面包、蛋糕和其他食品的营养添加剂。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有关食品科研部门,也在研究把蚯蚓作为食品的原料。 随着蚯蚓的人工养殖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加工方法的完善和食用习惯的改变,蚯蚓作为人类动物性食品之一,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后开发的新资源食品,发展前途远大。 发布时间:2024-03-13 08:57: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