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水蛭养殖的成败关键在于技术 内容: 摘要稻田:水资源充足、排灌良好。 设施:沟、堤及防逃墙和进排水口建设。 密度:宜为800-1000尾/㎡,放养前10天左右,施腐熟有机肥300kg/亩。 饵料:定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在浅水边投喂,保证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 管理:勤巡塘防水蛭逃跑。 加工:5-10%食盐水使水蛭死亡后,再用清水漂洗晒干即可。 影响水蛭养殖的效益的原因除开销路外,技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掌握好的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成本,让风险更小,还可以增大产量,获取更大的利润。 一、稻田条件养殖地通常选择在水资源充足、排水性良好、浇灌方便的稻田内,面积宜1-2亩。 二、主要设施1、沟:在稻田的周围挖深1. 2m,宽2m的沟,田间挖0. 4-0. 5m、宽0. 6-0. 8m的道,沟道面积为大田总面积的25%左右,沟道相互连通,呈井、丰形。 2、堤:堤面宽1m,高0. 6m。 3、防逃墙及进排水口:在稻田四个角的周围,用塑料薄膜围0. 3m高的围墙,进排水口设置尼龙网,防止水蛭逃走。 三、水稻插栽养殖水蛭在稻田内选择的水稻品种很重要,应选择生育期长、茎秆强硬、分蘖性强且抗病虫害的水稻种植。 四、水蛭种放养水蛭种来源一可到就近的养殖场购买,二也可在春夏季节用浸透猪血的草进行诱捕,养殖密度约800-1000尾/㎡,水蛭种放养前10天左右,施腐熟的有机肥300kg/亩,可适当培育微生物及水草,为了确保喂养水蛭的饵料,同时也可以投放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五、平时管理1、投饵(1)水蛭属于杂食偏动物食性,主要以吃里的微生物、浮藻类为主,也吃螺蚌肉、猪肝糜等,还有嗜好吸血这一特性。 (2)人工饲养时注意荤素搭配,可用畜禽血拌饲料或草粉等,还可将河蚌或螺蛳直接投放繁殖。 (3)投喂方式注意四定,一定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二定位田中浅水边投喂;三定质选择新鲜饵料,及时清除残饵;四定量投饵量根据情况调整,以水蛭吃饱为标准。 2、施肥: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3000kg/亩,肥力不足时施菜籽饼肥10kg/亩,少量多次,追肥的同时补充水蛭饵料,有利于节约养殖成本。 3、用药:一般不用药,稻田生态循环,且水蛭抗病力强,极少发生病害。 4、水质:水质要安全无污染,水层维持20cm左右,一周换一次水,同时加注新水。 5、防逃:每天做好巡塘工作,一旦发现堤防逃墙、进排水设施等问题,及时维修,避免水蛭逃匿。 6、加工销售:水蛭养殖半年左右,水稻收成后即可捕捉,捕大留小做种,捕捉后放入容器,再加5%-10%食盐水使其死亡,清水漂洗晒干即可出售,品质好的水蛭干出售标准是规格整齐、内无杂质,含水率在20%以下。 六、水蛭养殖前景分析1、水蛭具有活血化瘀、痛经的功效,药用价值极高,从古至今都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使用,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成分,由于我国此类疾病不断提高,水蛭的使用量也逐年增长。 2、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导致野生水蛭资源少,如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水蛭,市场缺口大,是一项投资少且效益高的特种养殖业。 3、水蛭生命力顽强,随处都可进行养殖,不仅成本低,而且见效快,尤其是目前正处于人工养殖水蛭起步阶段,数量少规模小,市场上供不应求,预计未来几年水蛭将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被广泛养殖。 发布时间:2024-03-07 07:18: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