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山黄鳝是什么?山黄鳝与黄鳝的区别 内容: 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山黄鳝是什么? 山黄鳝,鳝鱼的一种。 鳝鱼为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中的一种。 我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目前只在云南陇川县有分布。 山黄鳝靠喉部的表面微细血管直接吸取空气,而不像鱼一样用腮呼吸,因为它的腮退化了。 山黄鳝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 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山黄鳝与泥地和水塘里生长的黄鳝有着类似的习性、基因和功效,你可以理解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部分黄鳝在水里才能生存,另一部分跑到了山上钻洞去了。 山黄鳝与黄鳝的区别山黄鳝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 亦称黄鳝、鱓鱼、罗鳝、蛇鱼、长鱼。 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 我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目前只在云南陇川县有分布,国内其他地区没有分布。 与鳗鲡目无亲缘关系,而与鲈形目近缘。 产于热带淡水或咸淡水水域。 体长约20. 70公分,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 一些种类的鳃本身很小,依靠通过喉部或肠的黏膜吸入的氧进行呼吸。 在东方是有价值的食用鱼类,往往蓄养于池塘或稻田中。 黄鳝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 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 夜出觅食。 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山黄鳝药用价值介绍山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去风湿、强筋骨、壮阳等功效,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预防因动脉硬化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功效显著,还可用于辅助治疗面部神经麻痹、中耳炎、乳房肿痛等病症。 黄鳝的食用价值黄鳝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 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 黄鳝肉嫩味鲜。 营养价值甚高。 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 2-18. 8克,脂肪0. 9-1. 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 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 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发布时间:2024-02-23 07:04:1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