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养殖石斑鱼苗标粗技术及日常管理步骤 内容: 1. 标粗的条件①场所:即可直接在育苗池内标粗,也可在养殖池塘内建标粗池。 为长方形水泥池,容积10~25米3,水深1~1. 8米。 ②光照:室内培育池采用自然光,室外培育池白天要避免直射阳光,可用泡沫控制光照强度。 ③水温:适宜的水温是22~29℃,要防止昼夜水温的剧变。 ④盐度:广盐性,10以上盐度的水中均可生长。 最佳盐度为25~29之间。 ⑤水环境:要保持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最好为持续流水饲养,进排水量均衡正常,不可或多或少,pH值维持在7. 8~8. 4之间,溶解氧在5mg/L以上。 ⑥放苗密度:根据鱼苗规格大小情况而定,规格大的可放疏一些,小的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 2. 饵料投喂2. 4厘米以上的鱼苗可投喂鱼、虾肉糜,每天观察进食情况,发现量不足时可添加少量的卤虫成体作为补充;当鱼苗全长达3. 6厘米以上时,可转为投喂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鱼苗胃口不好时可添加些帮助消化的人工配合饲料作为补充。 无论是投喂鱼、虾肉糜,还是投喂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每公斤鱼、虾肉糜和新鲜的碎鱼、小杂虾或较小的活鱼苗都应加入10毫升活性蒜宝和10克酶解多糖(或金肽康),拌匀放置1小时后投喂,不仅可保肝健肠养胃,促进诱食和生长,还能酶解虫卵,防控寄生虫的滋生。 3. 日常管理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是管理上必须时刻注意的。 每3~5天按每立方米投放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0. 5克,可保持底质和水质清新。 在每次投喂时,都必须进行新旧水的交换。 同时要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和饱食率。 随时掌握水体中的残饵量,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清底工作十分重要,每日都要定时进行吸污。 发现池子肮脏要及时换池。 密切注视鱼苗的生理生态反应。 鱼苗由于生长速度不同而产生个体差异,群体的明显分化会造成严重的相互残食现象。 这时要及早进行分筛培育。 分苗:10~15天分苗一次;分筛鱼苗可用手工进行。 即用目测区分规格,然后选定各种不同尺寸的筛子。 筛选出来后,分别置于各个培育池中。 注意操作上要相当小心,以免损伤鱼的体表。 新换入的培育池中可投放一定量的药物;预防因操作不当而受伤引发的感染。 石斑鱼属于肉食性凶猛鱼类,相互残食是其天性。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①饵料不足;②个体差异大;③放养密度过大。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果,放养密度是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据观察,分选后的培育密度应维持在500~3000尾/米3左右。 鱼苗转入底栖生活,有时会出现群体过度集中现象。 其主要预防方法是尽量保持流水培育,水质要好。 若发现少量病苗或活力不强的苗要及时舀出隔离治疗。 4. 病害防控由于石斑鱼苗是在高水温条件下标粗的,随着代谢产物的分泌易使水质污染。 因此在标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疾病。 发病最多的是弧菌病及白点病。 据观察,弧菌病多数是由于池子肮脏引起,一般会表现为腹鳍腐烂。 而白点病则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多表现为季节性,其症状表现为头部或身体各处均出现腐烂及白点。 防治措施:①用百安威(每立方米0. 5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第二天按每立方米用六控底健康+底舒安各0. 5克混合干撒;②每公斤饵料用活性蒜宝、本草大康、金肽康、保肝促长灵各10克拌匀投喂,一天2餐,连用3天。 另外,在标粗过程中,由于外界因子的影响,感染病毒的病症也时有发生,可适当停止投喂,同时用百安威(每立方米0. 5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第二天按每立方米用六控底健康、底舒安各0. 5克混合干撒。 发布时间:2024-02-18 07:07:09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