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0养虹鳟鱼赚钱吗?2020虹鳟鱼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内容: 虹鳟鱼为肉食性鱼类。 幼体阶段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以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食水生植物叶子和种子。 国际上虹鳟一般以尾重150~300克为上市规格。 鱼尾重60~70克,放养密度为230~250尾/平方米;鱼尾重100~150克,放养密度为100~150尾/平方米。 同时,要随水温的升高加大水的流量。 虹鳟肉多,刺软,少腥味,为高级食用鱼。 由于幼鱼肉嫩味美、生产周期短,国际上的商品规格大都为150~300克。 日本等国常以油炸酱渍虹鳟鱼块、生鱼片、酱渍酥鱼、 盐渍鱼子等作为宴客佳肴。 0. 5千克以上的成鱼在欧、美各国多制成熏鱼出售。 中国目前的商品鱼规格大致为 0. 5千克左右,以鲜销为主,也有少量冷冻品。 在欧、美各国,虹鳟又是游钓的主要对象之一。 2017养虹鳟鱼赚钱吗? 全球虹鳟鱼年需求量约 500万吨,年产量约100万吨。 目前,国内虹鳟鱼年需求量约13万吨, 而年产量约1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预计每年对冷水鱼的需求量会以35%~40%的速度递增。 目前供需缺口大,主要依靠进口。 因此,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来看,虹鳟鱼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虹鳟属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温度为 12~18℃,最适生长温度 16~18℃,原产于美国,是目前世界各地人工养殖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 虹鳟鱼系冷水性凶猛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溶氧丰富的山川溪流中,以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类、小鱼虾、蝌蚪和掉入水中的陆生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给的颗粒饲料。 2017虹鳟鱼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虹鳟鱼有很发达的胃,肠道短,幽门垂发达。 游泳迅速,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 虹鳟鱼肉质鲜嫩、味美、无腥味、无小骨刺、无需刮鳞。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几乎等于零。 最新研究表明,经常性的食用鲑鳟鱼类有助于保护心脏。 鲑鱼含有大量 -3 不饱和脂肪酸。 -3 脂肪酸有增强主动脉血流、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形成之功能,可大大降低患病的危险。 除了提供鱼肉外,内脏、鱼卵和鱼头等亦可被加工利用。 鲑鱼卵是加工鱼耔酱的原料,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脂体和磷酸盐,而且味道鲜美,是欧美国家餐桌上的珍品。 鲑鱼精巢可制鱼精蛋白,鱼精具有抗氧化功能,可开发为天然氧化剂。 鲑鱼头可提取肽,可预防血压上升。 虹鳟还具有很高的游钓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它们大多生活于清 澈见底的水体中,并具有优美健硕的流线型体形,吸引了大批鱼类爱好者和垂钓爱好者。 据估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就有 84 万鲑鱼游钓者。 此外,虹鳟与其它鲑科鱼类一样,对所生存的水源有非常高的要求,只能在无污染、不浑浊、澄清透明的干净冷水中进行饲育。 所以这类鱼被公认为干净鱼和绿色环保食品,因此也使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虹鳟鱼成功致富案例虹鳟鱼养殖产业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因为12年前的一场车祸,45岁的张世全留下了后遗症,走起路来,双腿有点不灵便。 但这并不妨碍他精心照顾鱼池里的那些虹鳟鱼鱼苗。 除了担任虹鳟鱼良种场的保安,他还负责每天定时定量地给鱼苗喂食。 而就是这些短约3厘米、长约10厘米的鱼苗,改变了张世全一家人的生活,让他们这个曾经因车祸致贫的家庭也迈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张世全是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李家磨村村民,多年前的车祸曾经对他打击颇大,最艰难的两年,他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 随着腿脚慢慢恢复好一些,眼看着妻子李桂莲辛苦地为家庭操劳,张世全也振作了起来。 当时真的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感觉孩子都养不活,想都没想过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说起过去,张世全不胜唏嘘。 2016年12月29日,李家磨村的冷水鱼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给鱼苗喂食。 别看都是些小鱼苗,它们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大变化。 李桂莲一边喂食一边对记者说道。 大变化还得从五年前说起。 李家磨村有天然泉水,水干净无污染,水质和水温都非常适合鱼苗繁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渔业有限公司,主要进行虹鳟、金鳟和白鲑的良种苗种繁育工作,聘用的工作人员都是本村村民。 家住附近的张世全进入公司从保安做起,到去年开始兼上了喂鱼的工作,收入也是不断增加。 现在,他和妻子李桂莲每个月的工资都达到了2400元。 加上政策扶持的一些款项,全家一年的收入近6万元。 心里踏实着! 女儿今年考入外地大学学习会计专业,上学有补贴,家里收入供她上学没有问题。 儿子通过阳光工程学习驾驶挖掘机。 说起一双儿女,张世全充满自豪。 走进张世全的家,虽然是寒冬腊月,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通过两房一补修建好的房屋干净明亮,院落宽敞整洁,各式家具一应俱全。 在贫困户中,张世全家收拾得最干净整洁! 李家磨村党支部书记那世明赞叹道。 每天早上,张世全两口子不到七点半就会到达公司,凡是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总是主动做好。 家门口能够这样挣钱,老板待我们也好,我实在太感激了! 张世全心怀感恩。 公司每年出产200余万尾鱼苗,供给全省20多家养殖户。 大鱼苗一天喂三次,小鱼苗隔一个小时喂一次。 开始的时候得对照墙上的时间表,现在熟练了,自己能够掌握时间。 对待鱼苗,张世全两口子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 我们家的扶贫资金还入股到村里的养鸡场,每年都有分红,今年分红1712元。 除了打工,我还想再养个啥,把日子过得更好! 张世全说。 小小的一尾鱼不仅改善了张世全家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让他从思想上脱了贫,不再等、靠、要,而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发布时间:2023-12-17 07:03: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