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饲养肉鸡怎么配料?饲养肉鸡预防疾病 内容: 肉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饲料的配制和肉鸡疾病的预防了,直接影响了肉鸡养殖效益的好坏,那么饲养肉鸡怎么配料? 饲养肉鸡怎么预防疾病? 饲养肉鸡怎么配料? 肉鸡饲料配方设计原则与依据饲料配方一般是根据屠宰加工产品的要求,在保证肉鸡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眼度地降低饲料成本。 在确定肉鸡饲料配方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从而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整个生产链的利润。 饲料原料的供给和价格情况;屠宰日龄和屠宰活重;出肉率和服体质量;消费习惯(如皮肤颜色、鸡肉储存期长短等);使用公、母鸡混养,还是公、母鸡分饲。 肉鸡饲料配方的设计要依据三方面的信息。 首先是肉鸡的营养需要,以此确定日粮的营养规格;其次是应该掌握这些营养物在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及可利用率,因为这些营养物是由各种饲料原料提供的;还有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当前的市场价格。 有了这三方面的信息就可以通过配方软件来计算最低成本的日粮。 目前可用于饲料配方计算的软件较多,主要的设计原理是目标规划或者线性规划,运行过程是在保证满足所设置营养上下限的基础上,获得最低的产品成本。 最低成本的日粮并不总能带来最大的利润,因为关键在于消费者对终端肉鸡产品的特定需求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设计最大利润日粮时,要准确预期肉鸡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价值。 在制订肉鸡的饲养方案时必须考虑服体组成,特别是生长后期与育肥期。 在日粮中能量的需要量大于任一种其他的营养案,所以高能饲料原料(谷物类、油脂等)在肉鸡配方中占很大的比例。 长期实践证明,较高能量浓度的日粮可以取得较好的饲料报酬以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家禽营养学领域中最有希望的进展之一,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来提高有些营养家的利用率,包括纤维素(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降解酶、淀粉降解酶与植酸酶。 肉鸡在育种方面进展非常迅速,相应在肉鸡营养方面也变化较大,以更适合各阶段肉鸡的营养需求。 肉种鸡产蛋期料量控制一、预产期即光照刺激至5%产蛋率(155-182日龄)此阶段是生殖器官的快速生长阶段。 增加光照时间一般以22周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准。 预产期光照程序的确定需考虑以下因素:22周的体重是否达到标准体重,营养贮备是否达到标准,胸部肌肉横断面呈V字形的鸡数应占80%以上;主翼羽残留1~2根的鸡数应有80%以上。 23周以后,加料不能操之过急,要少量多次添加。 此阶段的超量饲喂,将直接导致种母鸡子宫结构异常、体重超标、种蛋品质差、孵化率低,同时造成双黄蛋的比例高及由于腹膜炎或脱肛引起的死亡率增加等。 产蛋率达到5%以前,每周加料2-3次,每次不超过3克;产蛋率达到5%以后,要每天加料,直到达到产蛋高峰。 二、产蛋前期即5%产蛋-产蛋高峰(183-210日龄)此阶段是产蛋上升阶段,体重和蛋重都在增加,饲料量地增加必须先于产蛋的增加,否则母鸡利用自身体脂肪储备补充饲料中营养素的不足,鸡表现出产蛋率缓慢上升。 种鸡从开产到产蛋高峰应获得持续的增重,且产蛋高峰以后的整个产蛋期,都要保持一定的增重(约15-20克/周)。 加料原则:料量的增加必须先于产蛋率的增长,这种需要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个体母鸡的产蛋率要高于鸡群的平均产蛋率。 产蛋上升阶段的鸡群应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每天蛋重绘制蛋重曲线并添加趋势线,了解蛋重增长趋势,指导加料。 三、产蛋高峰期(211-280日龄)此阶段是产蛋高峰期,要保证维持体能和能量进食量的平衡。 保证鸡只每天都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高产才有物质基础。 影响维持体能的因素包括体重、产蛋率、蛋重、环境温度。 四、高峰后期(281-462日龄)为了保持种母鸡高产的持久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合格种蛋的产量,高峰后必须减料。 如果种鸡采食量超过需要量,它可以通过脂肪沉积继续增重。 脂肪沉积速度是影响高峰期后产蛋率和受精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应根据体重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喂料量,以调节脂肪的沉积速度。 种鸡减料的准确时间应取决于鸡群的生长史及鸡群的状况。 对于产蛋率比较高的鸡群第一次减料不应早于34周,并且减料要逐步进行。 产蛋高峰后有计划地减少喂料量,使鸡群的周增重稳定地保持在15-20克,这样可以维持较好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蛋重。 每周应在分析体重、蛋重、吃料时间、日产蛋数及鸡群状况等数据的基础上来决定喂料量并及时根据鸡舍环境温度变化来调整。 减料总量约为高峰料量的8%-12%。 减料原则:先快后慢,一周减料0. 5-1克/只。 肉鸡的饲料配方推荐(供参考)一、肉雏鸡的饲料配方1、玉米55. 3%,豆粕38%,磷酸氢钙1. 4%,石粉1%,食盐0. 3%,油3%,添加剂1%。 2、玉米54. 2%,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1. 5%,石粉1%,食盐0. 3%,油3%,添加剂1%。 3、玉米55. 2%,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 5%,石粉1%,食盐0. 3%,油3%,添加剂1%。 二、肉中鸡的饲料配方1、玉米58. 2%,豆粕35%,磷酸氢钙1. 4%,石粉1. 1%,食盐0. 3%,油3%,添加剂1%。 2、玉米57. 2%,豆粕31. 5%,菜粕5%,磷酸氢钙1. 3%,石粉1. 2%,食盐0. 3%,油2. 5%,添加剂1%。 3、玉米57. 7%,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1. 3%,石粉1. 2%,食盐0. 3%,油2. 5%,添加剂1%。 三、肉大鸡的饲料配方1、玉米60. 2%,麦麸3%,豆粕30%,磷酸氢钙1. 3%,石粉1. 2%,食盐0. 3%,油3%,添加剂1%。 2、玉米59. 2%,麦麸2%,豆粕22. 5%,菜粕9. 5%,磷酸氢钙1. 3%,石粉1. 2%,食盐0. 3%,油3%,添加剂1%。 3、玉米60. 7%,豆粕21%,鱼粉2%,菜粕4. 5%,棉粕5%,磷酸氢钙1. 3%,石粉1. 2%,食盐0. 3%,油3%,添加剂1%。 肉鸡疾病预防方法1、进雏前配置好雏鸡饲料,备足垫料,清洗鸡舍和各种工具,用金碘或蓝光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 雏鸡入舍前12小时预热鸡舍。 进雏后将雏鸡均匀放置于鸡舍内。 2、进雏后半小时饮温开水,将20度左右的温开水加入5%的葡萄糖,同时加入电解多维或金维他,让雏鸡自由饮水,水量不能过多,仅够当天引用就可。 3、先饮水后开食,不会饮水的要人工训水。 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 4、育雏期每两天要带鸡消毒一次,饮水器注意消毒,注意通风(防止CO2中毒),饲料要少填勤填。 5、育成鸡时可以每周带鸡消毒一次。 每天对饮水器和料槽进行清洗消毒,最多不能超过两天。 网上养殖的必须每天清粪,不能超过两天。 加强通风。 平养鸡每35天填充垫料一次,15-20天清一次垫料。 6、30日龄开始要23天消毒一次,注意加强通风换气。 肉鸡生产中的主要疾病及防治一)胸囊肿胸囊肿就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用仔鸡最常见的疾病。 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胸囊肿的产生是由于龙骨外皮层受到长时间的磨擦和压迫等刺激,造成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里面逐渐积蓄一些粘稠的渗出液,成为水泡状囊肿。 囊肿初期颜色较浅,面积较小;后期颜色变深,面积也变大。 肉用仔鸡早期生长快体重大,在胸部羽毛未长或正在长的时候,胸部与地面或硬质网面接触,长期伏卧,不断压迫刺激,很容易产生这种疾病。 肉鸡采食速度快,吃饱就俯卧休息,一天当中有68%~ 72%的时间处于俯卧状态。 俯卧时体重的60%由胸部支撑。 这样,胸部的受压时间 长压力大,胸部羽毛又长得晚,由此导致胸部囊肿现象的出现。 在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的鸡只,胸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 各种腿部疾病使鸡的伏卧时间更长,磨擦机会更多,所以凡发生腿部疾病的肉用仔鸡基本上都兼有胸囊肿发生。 在笼养时胸部与硬质金属网面磨擦,往往更为严重。 要减少胸囊肿发生率,必须针对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①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板结,保持松软干燥和一定厚度,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 ②尽量不采用 金属网面饲养。 ③适当促使鸡只活动,减少伏卧时间。 二)腿部疾病腿部疾病是肉鸡生产中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 随着肉用仔鸡生产 性能的民高,腿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在增加。 在正常情况下,骨胳的生长速度与整个机体的生长速度保持一致,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白于育种工作的进展,饲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控制的改善,使肉用仔鸡的早期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这就打破了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原有平衡性。 肉用仔鸡的腿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鸡体肌肉组织和骨胳组织之间生长发育不平衡引起的。 不少试验证明,早期实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使腿部疾病大为减少,甚至根除。 但是,这 在生产上不可能实行,因为肉用仔鸡饲养的技术目标就是加速生长。 肉鸡的腿部疾病与生长速度密切相关,但是引起腿病的直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类。 ①遗传性腿病,如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 ②感染 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鸡脑脊髓炎、病毒性健鞘炎等。 ③营养性腿病,如脱健 症、软骨症。 B2缺乏症等。 ④管理性腿病,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等。 预防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主要从营养方面、管理方面及防病方面去努力。 比如,在营养方面肉鸡容易因缺磷或缺锰引起腿部疾病,在饲料中最好采用磷酸氢钙,因磷酸氢钙中的磷比骨粉中的磷吸收利用率高;饲料中锰的 含量应在80ppm左右为好. 三)腹水症肉鸡腹水症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的发生与环境条件、饲养管理、 营养及遗传等都有关系,而且在肉鸡生产中屡有出现。 尽管引起腹水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肉鸡腹水的直接原因都与缺氧密切相关。 通过大量调查和实验,发现腹水症随着海拔的升高与饲料含硒量降低成直线关系,同时腹水症的发生率与鸡体内血红蛋白浓度高低成正比。 缺氧条件下,红血球增多(1个红血球带4个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液变稠,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变小,心脏工作压力加大,形成血液从心脏压出与回流不同步。 回流缓慢,血液在腹腔血管中滞留时间变长,血液内压增加,使血浆渗出液也增加,并积蓄在腹腔,形 成腹水症。 为什么一些土鸡和野鸡很少发生腹水呢? 这与肺泡外层交换氧气的血气屏障膜的厚度有关。 土鸡和野鸡的血气屏障膜较薄,二氧化碳与氧气交换时通透性好;而肉鸡 由于遗传育种的原因,血气屏障膜厚,交换气体的通透性差。 硒和维生素E能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发生降解, 防止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保护细胞膜的完整功能,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良好,从而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另外,饲料中长期过量添加呋喃唑酮,可能造成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肉鸡腹水症大量发 生。 肉鸡腹水最早从2周龄开始发生,4周龄严重,直至死亡。 关于腹水症的病理解剖、 诊断等。 控制肉鸡腹水发生的措施:①改善环境通气条件,特别是早春育雏密度大的情况下, 应充分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②肉鸡饲料含硒量不应低于0. 2ppm,维生素E也须适 量增加,③当早期发现肉鸡有轻度腹水症时除检查并改善以上措施外, 还应在饲料中补加维生 素C用量是0. 05%。 以控制腹水症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3 07:04:29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