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林下如何养殖土鸡的技术 内容: 林地选择 养殖土鸡的林地要宽敞开阔,有一定坡度,但不能太大,草源茂盛,交通便利之处,有养殖饮用水。 每亩地的饲养密度不超过100只为宜。 鸡舍建设 鸡舍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中间最好能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一群鸡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 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混杂在一起。 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育雏舍内要有3米高的活动板房,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 品种选择 鸡种的选择以当地的土鸡或者含有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 至少在外貌上呈现出土鸡特征。 林下饲养土鸡,公鸡与母鸡要将分开饲养,切记公母混养。 公鸡养殖期在半年左右,母鸡养殖期在半年以上。 饲养管理 做好消毒防疫,在进雏前一周要将育雏舍内的地面清扫干净,并用百毒杀或者烧碱对雏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育雏时要要注意饮食。 雏鸡进入鸡舍三小时之后,就开始用开食,投食量为6次-8次/天。 在两周之后,减少至3次/天,并要保证投食每天都能吃完。 控制饲养密度,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要保证50只-70只/平方米的密度,到了3周龄-5周龄的时候,将密度控制在30只/平方米,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等进行实际的调节。 加强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之后,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合理光照,在雏鸡3日龄内要保证24小时的光照,这样有利于雏鸡的快速成长,提高成活率。 在7日龄内要保证光照18小时/天。 一周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放牧最佳期为4月-10月,因为这个时候虫草茂盛,可采食足够的天然饲料。 适时地转入大棚饲养,在雏鸡培育30天左右的时候,大约也就是体重在1斤左右的时候开始转入大棚饲养。 开始适用于野外放牧,刚开始放牧的时间要短一些,以后逐渐的延长,范围也是由近及远,逐渐扩大范围,使鸡群适应放养。 搭建一些简易的避阳棚,同时放置饮水器。 目的在于高温、暴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可以帮助鸡群来遮阴、休息、饮水等等,降低意外情况对鸡群所造成的损失。 第五,要严格控制放养的范围,密度不要过大,可用丝网将放养区隔开。 在放牧期间,要加强巡视的频率,避免鸡只逃跑,可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注意鸡群营养配置的均衡。 在雏鸡阶段,由于其生长速度比较快,与后期生长联系密切,所以,要适时地填料,供应全价的肉鸡饲料。 在后期,随着转放牧之后,要开始减少供料次数,由三次向一次过渡。 注意对鸡群啄癖和鸡痘的预防。 可选择在土鸡10-20日龄的时候将其断喙,方法为上喙断去喙尖的1/2,下喙断去喙尖前尖利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喙癖的出现。 一旦发现有严重喙癖习惯者,可进行二次断喙修整。 夏季尤其是夏秋季节,蚊子多,鸡群易发生鸡痘,因此要提前预防。 发布时间:2023-07-17 07:05: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