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龙虾一线 | 冬季如何管理水位,才能早春出大苗? 内容: 【www. 68yangzhi. com - 小龙虾养殖水位】只有做好冬季虾苗培育的客户,才有可能早春出大苗! 进入11月,稻田养虾模式已经进入了冬季虾苗培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期,需要加强投喂,才能做到“早春出大苗,快速养大虾”。 受到气候和客户上水习惯等影响,有一部分池塘水位没有加起来,导致虾苗没有及时淹出洞,影响到了虾苗的管理。 目前几个主要的小龙虾养殖省份的区域上水情况如下:由图中可以看到,因为近期的干旱,河水和沟渠的水源不足,导致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上水困难;真正有条件并且有意识上大水淹苗的客户整体不到30%。 这就意味着明年能够批量育苗,卖苗的客户数量将比实际的老塘客户的数量要少许多。 因此,明年早春的虾苗供应量可能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冬季虾苗培育的客户才有可能早春出大苗。 那么冬季水位管理的,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水位管理的误区:误区1有条件上水,但是没有意识到首次上大水淹苗龙虾打洞的规律是随着6-7月份水位的降低自上而下的位置打洞的,这就意味着最早发育出来的一批虾苗都在最高位置的虾洞中。 等到10-11月份,最高位置的虾洞内的种虾已经开始产卵孵化。 此时如果水位没有到达洞口,种虾和虾苗就不能及时出洞摄食。 误区2因为干旱,未上水,苗子少,忽略管理许多稻虾养殖区域由于干旱,河道水源不足,抽水困难。 此时的环沟是否会有虾苗呢? 答案是肯定的。 没有上水淹苗,洞口湿润的地方(雨水冲刷等)也会有一部分种虾抱卵出洞,孵化出虾苗,这时候的虾苗也可以培育成明年的早虾苗,同样要做好冬季投喂管理。 水位管理措施1. 先上大水淹苗既然种虾打洞位置越高的位置发育越早,那就要首次上水,缓慢加深水位至50cm,保持3-4天。 尽可能将斜坡高处的虾洞洞口淹没,让种虾出洞繁育虾苗。 2. 降低水位投喂管理上大水之后,需要将水位降低至20cm左右,保证水体水温在白天保持在较高水平,保证虾苗生长的水温。 3. 降温前提前加水御寒在12月份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池塘水温将会有较大波动,此时,需要及时在降温前加深水位,使水体温度波动变小,保证虾苗安全过冬。 水位管理要点水位管理在稻虾养殖过程中非常关键,关系到明年出早苗和快速养大虾。 无论能否上水,只要环沟有苗子都需要关注冬季投喂管理,保证虾苗在这段时间的快速生长,才能形成早春早苗优势,为明年快速盈利奠定基础。 扩展阅读小龙虾稻田养殖如何把握, 看一线渔技员怎么说今年湖北武穴地区兴起了一阵养殖小龙虾的热潮,在政府的鼓励及当今龙虾市场行情高涨的诱惑下很多农民开始尝试稻田养虾,因此今年武穴养虾面积大大增加。 但是由于养殖户都是新手,在养殖前也没经过学习了解相关养殖技术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对于刚开始养虾的养殖户来说,不懂辨别虾苗好坏,运输和放苗方式不当等易导致虾苗的成活率低、损失大。 之前拜访的一位养殖户说,他从江苏那边购买虾苗回来投放到稻田中,可是没过多久几乎全部死亡,还没开始养就损失一万多元钱,甚是可惜。 因此根据自己的理论和实际经验给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供各位虾农参考。 首先,选择虾苗时要选大小均匀、活力强、刚好性成熟或者即将性成熟的;其次,运输虾苗时间不能太长,时间太长脱水严重的话虾容易死亡,运输时可以用泡沫箱或者塑料箱,但密度不能太大,箱内垫草,保持湿润;最后,放苗时很多养殖户就直接往水里倒,这种方式是非常错误的,死亡率高,放苗时应该避开阳光曝晒,先进行试水,没问题了再放苗,多点投放。 虾苗质量的好坏是养虾能否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虾养得好不好主要看水草,但是在走访时看到几乎所有养殖户都没种草,有草的话也是稻田里的杂草稻梗,而且由于烂稻梗多,导致水质偏黑进而使得虾体色也不好看。 养殖户们根本不知道要种草,而且也不知道种什么草、如何种草,以为有杂草和稻梗就够了。 其实,养殖小龙虾种草的主要目的是为其提供隐蔽、栖息、蜕壳的场所,还能作为龙虾的食物来源之一,并且还能够净化水质。 但是种草也不能随便种,种不好一样不利于龙虾生长。 常见的水草种类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等,种植时分布要均匀,种类合理搭配,水草的覆盖率占虾池总面积的40%~60%。 不同种类水草的种植方式不一样,其中栽插法适用于带茎水草,抛栽法适用于浮叶植物,播种法适用于种植发达的水草,培育法主要适用于浮水植物。 因此,种好草也是成功养虾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质问题也是当地养殖户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由于是稻田养虾,稻田里的稻梗枯草腐烂后导致水质发黑发臭,他们有条件的就换一下水,没条件的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而且很多养殖户也片面认为水质越清越好。 虽然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但是良好的水质能让其生长得更好,外观好。 因此对于稻田养虾模式的虾池必须定期改底,分解烂草烂稻梗调节水质。 虾池的水质并不是越清越好,而是肥度要适当,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适当补充肥料,培养浮游生物,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稳定水质。 都说养鱼先养水,其实养虾也是如此。 投料种类和方式的不恰当也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同样很多养殖户不清楚龙虾的食性和习性,随意投喂,别人喂什么自己就喂什么,甚至不喂。 小龙虾为夜间活动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白天常潜伏在水体底部光线较暗的角落、石块旁、草丛或者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 小龙虾的食性相当广泛,它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然状态下以水底的有机碎屑为主,也捕食水生动物,如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等。 在人工养殖下早晨日出前投喂以麦麸、黄豆、玉米等植物性粗饲料占20%,傍晚以投喂精饲料为主占80%,遵循四定四看原则,多点均匀投喂,根据小龙虾吃食情况适当增减投喂量。 营养均衡是龙虾生长过程中又一重要因素。 龙虾的每一次生长都要通过蜕壳来完成。 小龙虾幼体一般4~6天蜕壳一次,离开母体进入水体的幼虾每5~8天蜕壳一次,后期幼虾蜕壳间隔时间一般8~20天。 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一般一年蜕壳1~2次,一般在夜晚有水草等隐蔽的场所进行,蜕壳时间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蜕壳一次可增重95%。 因此蜕壳是小龙虾很关键的环节,其蜕壳正常与否与水质、水草、营养、矿物质等有关,在平时管理过程中,定期调水,维护水草,补充饵料,还可以适当或者定期给龙虾补充矿物质或者市面上好的蜕壳素,促进龙虾同步蜕壳、缩短其蜕壳时间。 龙虾只有蜕壳才能生长,因此要想龙虾规格大,重要的还是在于其能不能顺利蜕壳。 老养虾的都知道,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虾发病的高峰期,一定要提前预防。 当虾开始真正发病死亡了再去治疗就已经晚了,很难完全控制住。 但是即使他们都知道每年都会这样,还是会有很多养殖户出现大量死虾的情况,包括今年刚开始养的养殖户,他们认为新池不会发病,但是一样还是给我打电话说死虾了。 其实,不管新池、老池一样会发病,而且都集中在每年的五六月份。 总的来说,虾发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说仅仅只是某一个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五六月份天气不稳定,水质恶化,细菌、虫卵滋生,没有水草,营养不足,虾蜕壳不遂,虾农连续起虾引起机械损伤没有消毒等综合性因素引起的。 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好调水,补钙,内服,消毒,维护水草等预防工作,降低其发病率。 其实,不管是养虾养鱼,都不能盲目跟风,行情每年都会变,行情的好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作为养殖户我们最主要做的就是养好鱼、养好虾,只要你养好了,即使行情不好,你也比别人亏得少或者赚得更多,如果行情不好还养不好那亏得就更惨,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养殖户们养殖要讲技术、讲方法、讲科学。 小龙虾冬季如何管理? 龙虾养殖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龙虾养殖,一年之计在于冬。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冬季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说,冬季管理的好坏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来年的养殖效益。 那么冬季管理主要有哪几个关键点呢?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冬季管理的三大关键点:1. 肥水控苔;2. 冬季投喂;3. 水位/水温控制。 一、肥水控苔相信所有龙虾养殖者都已经认识到针对有虾苗的池塘,肥水工作绝对是一个必要工作。 但事实上,冬季肥水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因为藻类的生长与水温高低息息相关。 而纵观市场也观察到处于冬季时,仍有部分池塘的水保持着肥活嫩爽的状态,通过对客户的采访,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提前肥水→在稻田养虾的情况下,在还未收谷或收谷刚上水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肥水膏进行肥水;并且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根据水色变化会及时补肥。 肥好水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温抗应激(提高水体抗天气变化的能力,保证积温,减少龙虾冻伤风险)。 2. 提供虾苗的天然饵料,帮助虾苗生长;开春可以提早出苗抢高价。 3. 提供溶氧,保持水体平衡,龙虾活力充足。 4. 防治青苔生长。 二、冬季投喂冬季是否要进行饲料投喂,相信是很多龙虾养殖者困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龙虾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判断。 可以看出,小龙虾在5℃的时候仍然可以进行蜕壳,4℃有觅食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水温高于4℃,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在冬季晴好天气,是有部分成虾从洞里出来活动的;活动就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在冬季晴天的时候,也应当给其提供饵料(配合饲料)来帮助其补充能量,避免龙虾因能量不足带来的损耗。 三、水位/水温控制水位控制:可以说水位控制是目前冬季管理中最有争议的技术点之一。 水太深,水草容易因根系不发达上浮导致存活不好;水太浅则会无法进行肥水从而导致青苔极易爆发。 那多深的水位是比较合理的呢? 通过实践,建议稻田养虾的情况下,要长期保持平台水深30~40CM之间,切记不要时高时低(反复抽水排水),水深变化容易造成龙虾重复打洞、转移洞穴(龙虾打洞一般略高于水面,大量加水会将龙虾强行淹出来,继而重新在略高于水面处打洞),从而消耗大量体能、导致龙虾因体力不支而死亡,也可能会破坏田埂等导致后期不易管理。 水温控制:之前也提到过,水质较肥的池塘,可以保证积温,也就是说藻类较多的池塘比藻类少的池塘降温更慢,水质更稳定,因此定期肥水对池塘保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对较深的水体,水体降温也会更慢,水体温度会相对稳定。 也可在稻田中适当撒些作物秸秆(如稻草),也会起到保温的作用。 龙虾养殖一年之计在于冬,相信龙虾养殖者只要做好冬季管理的三大关键点,一定会对来年的养殖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来自一线实战总结:2022小龙虾马上进入交配期,如何提早管理? 近期捕不到小龙虾,为什么呢? 打洞交配去了! 现在9月上旬到了白露季节,小龙虾养殖也到繁殖交配高峰期,今年小龙虾品种的网红消费人群日日递增,小龙虾市场的需求量供不应求,价格跌宕起伏,养殖小龙虾面积不断突破,那么,提高小龙虾的繁殖率势在必行。 在此分享一直在一线如何让小龙虾繁殖抱卵率高一些的细节技术。 一、小龙虾的繁殖习性的几个基础知识1. 年产卵次数产卵时间①每年有1个产卵高峰期。 ②5―6月前后有少量个体产卵,9月下旬到11中旬(主要产卵期)。 2. 抱卵数每尾1次产卵量大多在200~300粒,较小个体一次抱卵量不到100粒。 3. 繁殖场地池塘、稻田、大棚、工厂化。 4. 繁殖的方式打洞交配孵化。 二、繁殖的特点及雌雄比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需要6―12月龄达到性腺成熟红壳虾;人工养殖条件下,会大大缩短这个时间。 小龙虾性成熟时的体重多为25克以上,产卵群体中体重30克以上的个体占多数,体重越大,活力越好的虾子抱卵率就越高! 如果水环境差的池塘,虾子因环境差也会性腺成熟,虾子规格较小、孵化低。 雌虾下半年产卵后,当年不再产卵,绝大多数一年只产卵一次。 老雌虾在第二年5―6月份,在水环境良好、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产卵。 同龄亲虾中雄虾个体稍大于雌虾,自然群体中雌雄的性比例在1∶3。 三、水环境、草的管理很重要轮叶黑藻:近期看了很多池塘,现在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水环境还是不错,建议:每10天改底+培菌,每15天杀一次弧菌(建议选择正规渔药厂家的渔药),轮叶黑藻在9―10月草出水开花结草籽,到10月底―11月初时草的活力差、烂,养殖户就会把草捆扎在网箱里,留到年初2月份左右种草籽,11月后就慢慢把滩上的水放干,干滩不种草,沟里种伊乐藻或者在滩上种伊乐藻。 伊乐藻:现在种植伊乐藻活力不是很好,草根浮出水面或沉在池底草根发黑,水色偏黑红,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建议:每5天调水解毒,每7天改底+培菌(建议选择正规渔药厂家的渔药),伊乐藻现在慢慢长起来水质也会净化过来。 伊乐藻长起来后可种植到次年6月份之前再更换种植轮叶黑藻。 四、提高小龙虾体质和活力白露过后早晚气温水温温差大,小龙虾有些体质活力差,螯足拿起无力、虾子不活跃,少数在地笼或池塘边死亡,交配抱卵率低,建议在昼夜温差大时,饲料中拌保健品(建议选择正规渔药厂家的渔药)内服,15天/1次疗程(6天一个疗程),增强免疫力,促进交配抱卵孵化率高,投食饲料+杂粮(玉米、麦子、黄豆)营养均衡搭配。 五、坡度宽窄和池梗多与少对小龙虾繁殖的意义1. 池塘形状和面积长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土池。 池深0. 8~2. 0米,水深为1. 0~1. 8米。 坡比为1∶(1. 5~2. 5),池坡在45°~60°、池坡不可太陡,否则极易发生坍塌。 2. 防逃围栏夜晚和雨天会爬上池坡逃逸,建立围栏防逃。 3. 小龙虾高产的几个特点①池塘底面积越多,小龙虾越容易高产。 ②水草体积占池塘面积的60%~80%,小龙虾越容易高产。 ③池塘总钙含量在70毫克/升以上,小龙虾越容易高产。 ④饵料充足的池塘,越容易高产。 ⑤天敌越少的,小龙虾越容易高产。 4. 池塘建设规划①池塘东西走向,种植水草南北走向,池中有些小坡对小龙虾的繁殖更有优势! ②小龙虾体质好,孵化抱卵率就越高,在次年初时就能出苗率高。 ③优质虾苗可抢占市场,增加优质效益! 冬季应该如何管理小龙虾,才能让龙虾顺利度过越冬期? 小龙虾是个生命力旺盛的物种,但是在天气逐渐变冷的情况下,小龙虾的管理也变得艰难了起来。 天气变冷,小龙虾已经开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生长比较缓慢。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小龙虾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提升小龙虾的冬季成活率。 那在冬季我们该怎么对小龙虾进行饲养管理才能帮助小龙虾顺利过冬呢? 1、水草管理虾大虾小,要看水草。 小龙虾要想顺利过冬,和水草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可以在虾塘中栽植伊乐藻、常绿苦草、菹草等水生植物,因为冬季充足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池水提供溶氧,避免小龙虾缺氧窒息死亡情况的发生;充足的水草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小龙虾冻伤。 在种植水草后还要适当施肥,促进水草的生长,水草多可以滋生一些浮游生物,为小龙虾补充动物蛋白,能有一定的效果促进小龙虾生长。 2、水位调控越冬期间,为了维持池水的水温,水深要达到1-1. 5米左右。 如果水位过浅,应当及时补充水量,防止小龙虾冻伤冻死,但不能频繁进排水避免刺激小龙虾出洞。 水质过肥,也要及时换水,同时水的pH值应维持在6. 10-9. 33范围内,这样有利于龙虾的快速生长。 3、适时投饵,增强体质。 越冬前多喂些动物饲料,补充体内营养,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 冬季气温低,水温低,小龙虾的食欲也变得不佳,小龙虾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是非常弱的,这个时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小龙虾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胆汁酸还可以保护小龙虾的肝胰脏健康,增强体质,降低小龙虾的发病率,促进龙虾脱壳,预防脱壳不遂。 胆汁酸是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可长期添加。 4、定期巡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冬季我们要进行频繁的巡塘工作,每天至少两次,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 越冬期间,水温低,小龙虾容易发生应激,建议大家在饲料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它可以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降低小龙虾的发病率,帮助小龙虾顺利过冬。 小龙虾能否顺利越冬,直接关系着明年的养殖效益。 越冬期间大家一定要做好小龙虾的饲养管理,争取明年开春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优势,增加经济效益。 68yangzhi. 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小龙虾一线 | 冬季如何管理水位,才能早春出大苗?》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小龙虾养殖水位”专题。 发布时间:2025-11-26 10:45:1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