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搞好奶牛舍和奶牛体的卫生? 内容: 一、抓好牛舍卫生养好奶牛必须搞好牛舍卫生。 1. 及时清除牛舍内外、运动场上的粪便及其他污物,保持不积水、干燥。 2. 奶牛舍中的空气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如果浓度过大、作用时间长,会使牛体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升高等。 所以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时排出污浊空气,不断进入新鲜空气。 3. 每次奶牛下槽后,饲槽、牛床一定要刷洗干净。 清除出去的粪便及时发酵处理。 4. 牛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饲喂过程中的饲料分发、采食、活动、清洁卫生等,因此饲养员应做好日常工作。 5. 种树、种草(花),改善场(区)小气候。 绿化环境,还可以营造适宜温度(奶牛适宜的温度为5~10℃)、湿度(奶牛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70%)、气流(风)、光照(采光系数为1:12)等环境条件。 夏季枝繁叶茂,可遮阳、吸热,使气温降低提高相对湿度。 6. 降低噪声。 奶牛对突然而来的噪声为敏感。 有报道当噪声达到110~115分贝时,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0%~30%;同时会引起惊群、早产、流产等症状。 所以奶牛场选择场址时应尽量选在无噪声或噪声较小的场所。 7. 防暑防寒。 夏季特别要搞好防暑降温工作,牛舍应安装换气扇,牛舍周围及运动场上,应种树遮阳或搭凉棚。 夏季还应适当喂给青绿多汁饲料,增加饮水,同时消灭蚊蝇。 冬季牛舍注意防风,保持干燥。 不能给牛饮冰碴水,水温保持在12℃以上。 8. 严格消毒制度。 门口设消毒室(池),室内装紫外灯,池内置2%~3%氢氧化钠液或0. 2%~0. 4%过氧乙酸等药物。 同时,工作人员进入场区(生产区)必须更换衣服、鞋帽。 对带有肉食品或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不准进入场区。 二、做好牛体卫生经常保持牛体卫生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1. 严格防疫、检疫和其他兽医卫生管理制度。 对患有结核、布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奶牛,应及时隔离并尽快确诊,同时对病牛的分泌物、粪便、剩余饲料、褥草及剖析的病变部分等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 另外,每年春秋季各进行1次全牛群驱虫,对肝片吸虫病多发的地区,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 2. 刷拭。 刷拭方法:饲养员先站左侧用毛刷由颈部开始,从前向后,从上到下依次刷拭,中后躯刷完后再刷头部、四肢和尾部,然后再刷右侧,每次3~5分钟。 刷拭宜在挤奶前30分钟进行,否则由于尘土飞扬污染牛奶。 刷下的牛毛应收集起来,以免牛舔食,而影响牛的消化。 有试验资料表明,经常刷拭牛体可提高产奶量3%~5%。 3. 修蹄。 在舍饲条件下奶牛活动量小,蹄子长得快,易于引起肢蹄病或肢蹄患病引起关节炎,而且奶牛长肢蹄会划破乳房,造成乳房损伤及其他感染疾病(特别是围产前后期)。 因此,经常保持蹄壁周围及蹄叉清洁无污物。 修蹄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 4. 铺垫褥草。 牛床上应铺碎而柔软的褥草如麦秸、稻草等,并每天进行铺换。 为保持牛体卫生还应清洗乳房和牛体上的粪便污垢,夏天每天应进行一次水浴或淋浴。 5. 运动。 奶牛每天必须保持2~3小时的自由活动或驱赶运动。 发布时间:2025-11-23 12:29:59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6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