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西医结合牛肠炎 内容: 牛肠炎(血痢)以断奶后牛犊和1~2岁小牛发病率高,成年牛也有发生,黄牛比水牛多发,3~8月份易发,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 一、症状患牛发病时体温38~39. 5℃,粪便较稀软,而后呈粥样,拉粪不能一次完成,有少许血块或黏液。 2~3天后,粪便更稀,排粪呈水样或喷射状,拉粪数增多,粪中带大量黑色血块或黏液。 少数病例,便血呈鲜红色。 舌苔黄褐色,口内黏液较多、味恶臭。 大部分病例,被毛逆立,腹痛,起卧不安,采食反刍减少,小便短黄,口渴,频频饮水。 严重的病牛,行走不稳,跌倒抽搐,眼睑上翻,眼结膜苍白或发紫,病牛喜卧地,精神沉郁,有腹痛现象。 二、治疗1、中药疗法:清热燥湿,止血止泻,健脾补气。 可用以下方剂:方一:灶心土100克、侧柏枝一把(烧成灰),混合后一次灌服。 方二:鲜马齿苋1500克、龙胆草80~150克,捣烂取汁,加重便2碗,混合后一次灌服。 方三:地榆34克、血竭32克、黄柏30克、仙鹤草34克、龙胆草23克、茵陈28克,共研为末,开水冲烫,温凉后灌服。 方四:槐花(炒),加等量的蜂蜜,空腹喂下,每天1次喂800克,连服3~6天。 方五:云南白药6~10克,用温开水溶化后灌服。 方六:槐花(炒)70克、当归40克、黄芪40克、地榆48克、沙参37克、地黄45克、甘草30克、白芍36克,共研为细末,用蜂蜜200克为引,开水冲,温凉后灌服。 如果病牛气弱喘急,加阿胶36克;粪便稀,呈黄色,加苍术、茯苓、白术各35克;体质瘦弱,四肢无力,加党参38克、五味子35克;小便短赤,加茯苓37克、车前子30克、泽泻38克;若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加厚朴38克、青皮40克、大黄(酒炒)36克。 2、西药疗法:选用及配合用以下处方:方一:用0. 1%~0. 2%高锰酸钾溶液,每次用药4~5克,每天灌服1次,连用2天。 方二:用3%~5%晶体明矾,每次用700~1600毫升灌服。 方三:用磺胺脒20~30克、痢菌净粉50~100克(含量2%)一次灌服。 方四: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700~1500毫升,加安钠咖、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静脉注射。 方五:因长期泻痢造成脱水者,可用补液盐100~150克对水,让牛自由饮用。 发布时间:2025-11-22 13:44:55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