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羔羊肥育的综合技术措施 内容: 一、肥育前期防病1、D型肠毒血症。 又称过食症,多见于1月龄以上喂精饲料肥育的羔羊。 饲料突然更换容易造成发病,病羊未出现症状即倒地而死。 对策:⑴母羊产前15-30天注射疫苗2次,间隔不少于15天。 ⑵羔羊28日龄、42日龄分别注射疫苗1次,90日龄时可以再注射1次。 ⑶羔羊群未注射疫苗的,出现病例应立即组织全群注射,注意注射后10-15天才能获得免疫,此期间应停喂精饲料,在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 2、白肌病。 羔羊因肌肉营养障碍而发生心肌和骨骼变性的一种疾病,常见于降水多的地区或灌溉地区,多发生于饲喂豆科牧草的羔羊、早龄补饲羔羊和高水平日粮的羔羊。 常在21-56日龄内急性发作,增重慢,有呼吸道病样,有时直肠脱出,染病羔羊死亡率高。 在缺硒和缺维生素E时,母羊空胎多、死胎多。 致病原因是缺硒、缺维生素E。 症状首先出现在四肢肌肉,初期时可能影响到心肌而猝死。 症状也常扩展到膈、舌和食管处肌肉。 慢性常伴有肺水肿引发的肺炎。 临床症状有后肢僵直、拱背,有时卧倒,仍思食,有哺乳或进食愿望。 在羔羊群中出现下列情况,可以怀疑有白肌病:⑴病羔有四肢僵直史。 ⑵同群有几只羔羊同时出现上述症状。 ⑶一直吃饲喂陈干草的母羊奶的羔羊,对此病较敏感。 对策:⑴注射硒和维生素E合剂,仍可能缺维生素E,但不缺硒,应再注射200-400国际单位维生素E。 如重复注射硒,可能引发急性硒中毒,造成羔羊迅速死亡,死前症状如同白肌病。 ⑵口服维生素E。 把维生素E添加到饮水或饲料中均可。 3、呼吸道病。 大小羔羊都易患此病,羔羊上呼吸道(鼻)感染多,但不严重,重病例可能致死。 对策: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拥挤,羔羊出生后吃早吃好初乳。 产羔房空气流通,冬春季节有防寒御风的设施。 母羊产前应防治鼻部慢性感染,以切断分娩母羊舔羔羊时的传染途径。 二、适时育肥1、育肥前的准备。 羔羊1. 5月龄断奶前15天实行隔栏补饲;或在早、晚将母羊与羔羊分开,让羔羊在设有精饲料槽和饮水器的圈内活动,其余时间仍母子同处。 补饲的饲料应与断奶后育肥饲料相同。 运动场地面应干燥,可铺少许垫草。 房舍应温暖,门窗完整,能防贼风入侵。 羔羊育肥常见传染病有肠毒血症和出血性败血症,肠毒血症疫苗可在产羔前给母羊注射,或在断奶前给羔羊注射。 2、日粮配制。 实践证明,整粒料比破碎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配合饲料比单独喂养某一种谷物饲料育肥效果好,主要表现在饲料转化率高和肠胃病少。 饲料配方:整粒玉米83%,黄豆饼15%,石灰粉1. 4%,食盐0. 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0. 1%。 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按每千克饲料计算为:维生素A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200毫克,硫酸钴5毫克,碘酸钾1毫克。 育肥期不用改变饲料配方。 3、饲喂技术。 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投给饲料采用自制的简易自动饲槽,以防止羔羊四蹄踩入槽内,造成饲料污染而降低饲料摄入量,扩大球虫病与其他病菌的传播。 饲槽高度应随羔羊日龄增长而提高。 如发现羔羊啃食圈土,应在运动场内添设盐槽,槽内放入食盐或食盐加等量的石灰石粉,让羔羊自由采食。 4、适时出栏。 羔羊育肥期一般为50天左右,到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和饲养状况决定是否提前或延迟出栏,以取得经济效益。 发布时间:2025-11-11 13:03:05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