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夏秋当防牛焦虫病 内容: 牛焦虫病是一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是由吸血昆虫—蜱(俗称草爬子)传播所致。 不同品种的蜱传播不同的焦虫病,如双芽焦虫、巴贝西焦虫等。 这种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也就是七、八、九月份。 根据了解的情况,我省今年的发病时间要大大早于往年。 感染以放牧的牛居多,当然舍饲的牛在有硬蜱生存的情况下,也有发生,因此,应引起广大养牛场户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病的潜伏期为7-20天,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呈稽留热,体表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肿胀,反刍停止,食欲废绝,呼吸和心跳加快,有咳嗽并出现腹泻症状;可视黏膜黄染(主要是眼结膜和口腔黏膜),有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尿液暗红呈酱油状,粪便中带有血丝,患牛逐渐或迅速消瘦,,因衰竭而死亡。 不管是哪一种焦虫感染,其治疗方案都是一样的。 治疗本病的药物是黄色素,临床上以每公斤体重3-4毫克,即每头不超过2克,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过滤后,煮沸消毒30分钟,降温至30℃左右静脉注射。 实践证明,治疗时配合应用一些抗菌类药物可防止出现合并或继发感染。 对于一些其它临床症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液、强心、止血等。 本病惟一传播媒介是蜱,因此,消灭和控制吸血昆虫的侵袭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例如使用0. 5%的敌百虫溶液对牛体施行喷洒来杀灭寄生的硬蜱。 另外,每年春秋两季要定期驱虫,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机体的抗病能力。 发布时间:2025-11-10 10:34:40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