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水产物都有啥通病? 内容: 目前我国水产业疾病呈现一种复杂化的趋势,养殖病发生的病原不断出现,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不过大致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占主要,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下目前我国水产业的养殖常见病,以及防治方法。 病毒性疾病 (1)淡水养殖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病、鲤鳔炎症仍是淡水鱼类的主要病毒病,2002年以来又广泛流行锦鲤疱疹病毒病。 (2)海水养殖病毒感染的对象不断增加,病毒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鱼类中主要是淋巴囊肿病、疱疹病毒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等;对虾中仍然是白斑病毒病危害**。 细菌性疾病 鱼类养殖中较大的细菌病主要有:弧菌病、白皮病、链球菌病、腹水病、细菌性烂鳃病、爱德华氏菌病和巴斯德氏菌病等;虾类养殖中主要有:弧菌病、烂鳃病、气单胞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等;贝类养殖中主要有:鲍脓疱病、弧菌病;而在藻类养殖中危害严重的细菌病主要为褐藻酸降解菌引起的脱苗、烂苗病。 真菌性疾病 鱼类养殖中的真菌病主要有水霉病、鳃霉病、鱼醉菌病等;虾类养殖中主要有链壶菌病、离壶菌病以及罗氏沼虾的球拟酵母病等;贝类养殖中主要有海壶菌病、离壶菌病。 寄生虫疾病 鱼类的主要寄生虫病有盾纤毛虫病、小瓜虫病、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等。 虾蟹类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病害防治 1、清塘 (1)清整池塘每年冬天,排干池水,加固池埂,拔除池边杂草,并挖去过多的淤泥,冻晒池底1个月左右。 (2)药物清塘常用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氨水等。 生石灰不但能杀灭塘内病原、中间寄主、携带病原的动物和敌害,还可以改良水质。 2、加强高温季节水质管理 (1)加强水质监测每5~7天测试1次,保持水体透明度30~35厘米,水色呈黄绿色和黄褐色,pH7. 5~8. 5,氨氮不超过0. 5毫克/升,亚硝酸盐不超过0. 2毫克/升,溶解氧白天不低于5毫克/升、夜间不低于3毫克/升。 (2)保持池塘水位根据养殖品种保持**水位,如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等的养殖池水位1. 3~1. 5米,鳜鱼、加州鲈鱼的养殖池水位1. 5~1. 8米,青虾养殖前期水位0. 7~0. 8米,养殖中后期水位1. 3米左右。 (3)封闭控水例如利用培育饲料鱼的池水进水后经过消毒注入鳜鱼池;河蟹养殖池水经净化后注入南美白对虾池;南美白对虾池可利用池与池之间相互注水方法。 (4)不同水质处理措施偏酸性池塘,每亩施用生石灰4~5公斤,浸泡1小时后全池均匀泼洒;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池塘,每10~15天在晴天施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 (5)科学投喂饲料应尽量选用全价颗粒饲料,少量多次投喂。 (6)防止浮头泛塘根据天气变化,勤注新鲜水、开增氧机、除池中杂物、巡塘等。 病害控制用药注意事项 1、控制药物使用量,杜绝乱用药、滥用药 大多数渔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方面直接影响水体动物的生理和生活,另一方面可杀灭水体和底泥中的有益微生物,扰乱水体生态平衡。 因此,应加强疾病预防减少用药量。 2、用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对池塘的生态条件、水质情况和药物效果等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法,及时对症下药。 3、治疗时注意药物的拮抗性和协助性 在水产养殖中,多种药物综合治疗时,应注意期相互作用。 如生石灰,它不仅与硫酸铜、漂白粉等有拮抗作用,而且也受水体中磷或氨氮浓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11-09 12:27:20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