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棚养蚕新技术 内容: 蚕是以卵繁殖的,幼虫长大些后就会蜕皮,再变成熟蚕,从熟蚕开始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化蛹,当蛹完成发育后,就会蜕去蛹皮,羽化为成虫。 成虫后就会破茧而出成飞蛾,再交配产卵,这就是蚕的生长过成。 要怎么养殖蚕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棚养蚕新技术一、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 二、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 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 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三、温度调节 大棚一般较室内蚕室温度偏高,且昼夜温差较大。 大棚温度调节重点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 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高温:1、覆盖遮阳物 棚顶覆盖遮阳物,有利降低棚内温度,常用的遮阳物有遮阳网与草帘。 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效果2层优于1层,内层紧贴塑料薄膜,外层约离棚顶15-20厘米,并挂出大棚两侧1. 5-2米左右,形成外走廊,更有利防止两侧阳光直射。 据调查,此法可降低棚内温度3-4℃。 若棚顶覆盖草帘,不宜过厚,以减轻雨天棚顶重量。 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利用绿色遮阳,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 2、棚顶喷水 在高温期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1次,至下午3时左右。 据调查,棚顶喷水能降低棚内温度1-2℃。 3、加强通风 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于傍晚当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 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 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 4、适饲湿叶 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 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 四、条桑饲育 大棚饲养强调通风,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 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 每日给桑3回。 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给下1回桑。 但还应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合理调节给桑量和给桑次数。 五、防病防害 按常规方法搞好养蚕前消毒,大棚连续使用的,在使用药剂前,应先削除10厘米左右表土。 消毒后,养蚕前,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 蚕期中多撒干燥材料。 在阴雨、闷热天气,早、晚各用1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 六、适时上蔟 棚内温度高,蚕老熟快,应提早做好准备工作。 在见熟前1天改喂片叶,并用短稻草填平蚕座,同时用灭蚕蝇体喷1次。 见熟5%左右时开始放蚕蔟。 在摆放蚕蔟前撒1层新鲜石灰粉消毒,再喂1次片叶。 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否则,将造成大量熟蚕在蚕座中营茧而遭受损失;还要注意遮光,以避免光线过强而增加蚕座中营茧的损失。 养蚕前准备蚕农养蚕前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报蚕数新种桑户在桑高0. 7米左右时即可报数,老户春、秋季第一批蚕在桑高0. 5米左右时报数,其他批在领蚕时报下批数。 1张蚕需要桑叶450~500公斤,从报数到接蚕约25天。 2、蚕室蚕室要求地面平整、洁净,前后有对流窗,最好开地脚窗。 门窗要装好纱网防苍蝇,地脚窗装好铁丝网防老鼠。 大棚和水泥房均可(天冷最好用水泥房,天热最好用大棚)。 养1张蚕约需30平方米的养蚕面积和10平方米的专用桑叶室。 3、蚕具和药品1张蚕要准备如下蚕具和药品:①0. 8米宽的蚕簸15~20只。 ②采叶箩四只,药膜约20平方米。 ③拖鞋2~3双,分别放在蚕室和桑叶室。 ④红砖若干块,主要是地面养蚕时方便喂蚕,一般每间屋放2行砖,以方便来回行走。 ⑤蚕室消毒专用桶2只,喷雾器1只,一定不能用装过农药的桶和喷雾器消毒蚕室。 ⑥方格簸260只。 ⑦石灰60公斤左右,于领蚕前3天洒少量水发好。 4、消毒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保证养蚕高产优质的前提,一定要认真抓好。 第一批消毒应在领蚕前的1周内完成。 先把蚕室、桑叶室及周边环境彻底清扫干净,蚕具可放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 目前最好的药品是消特灵。 消特灵配制方法是:先将主剂粉碎,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再倒入25公斤水,后加入辅剂稍搅拌,澄清15分钟即可使用。 用专用喷雾器对蚕室和所有蚕具进行消毒,消毒要全面、彻底,室内墙面、地面都要喷匀喷透,喷后要关闭门窗保持湿润1小时。 待消毒液干透后,按上面办法重复消毒1次。 薄膜、鞋、蚕具等用药液浸泡消毒效果更好。 蚕室消毒2次后打开门窗,注意消过毒的蚕室不能放入未消毒的东西。 养蚕如何节桑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公斤蚕茧需15公斤桑叶。 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用桑50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影响。 其节约用桑措施是:⒈桑叶要合理采、运、贮。 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 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⒉防止桑叶萎凋。 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 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⒊确保蚕室温度。 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⒋推广少回育、条桑育。 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⒌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 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不饿蚕。 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 5龄蚕盛食期要让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 ⒍添食蜕皮激素。 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公斤左右。 蚕的生活习性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 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以前养蚕都是在房里,现在出现了大棚养殖,大棚养蚕降低了很多成本。 特别是热天,更适合大棚养蚕。 大棚里相对通风些。 养蚕前期准备也是很关键的,做好前期准备才有利于后期的养殖工作。 发布时间:2025-11-04 09:25:18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