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秋季养鱼应抓好水质调节工作 内容: 秋季是鱼类养殖的关键时期,池塘水质的优劣与否就成为鱼类饲养的重要环节。 为鱼类旺食速长、高产,必须抓好调节水质工作,其主要措施是:一、清淤改造 池水太肥,秋季水温高,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导致鱼浮头或泛塘,也不便于拉网操作管理。 因此,必须进行清淤改造,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一般保持淤泥厚度10~15厘米。 二、药物改良 改良水质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两种:一是生石灰,二是使用光合细菌制剂。 不定期地对池塘施放生石灰调节水质,既可改善养鱼池塘水的酸碱度,减少有毒气体,控制病菌繁殖,又能防止鱼病发生。 但须用新鲜呈块状的生石灰,其用量为水深1米时每亩每次用15公斤,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每间隔20~30天泼施一次。 光合细菌制剂(鱼药商店有售)首次使用时,按每立方米水体投放5克,以后每10立方米水体每次投放3克,每20天左右使用1次。 使用时,应全 池均匀泼洒。 三、开增氧机 秋季气候炎热,水质变化快,同时投饲量大,鱼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 所以,要坚持在晴天下午2~3时启动增氧机一次,调节水质,以促进水体对流,增加池水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 此外要注意:连续高温阴雨天,宜半夜开机;天气闷热开机时间可适当延长,中午开机时间缩短;天气凉爽时,减少开机时间,半夜浮头则增加开机时间。 四、加注新水 加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和有毒物质浓度,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 一般每10~15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或注水的量占池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要保持水位在1. 5米以上。 如池水严重恶化,应排出池水三分之一后再注入新水。 加水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前进行。 傍晚时,禁止加注水。 五、搅动塘底 在高温季节,定期搅动塘底淤泥,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和上下水层交流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的分解,增加水中肥源,释放出底泥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防止有害物质在池中积累。 操作方法是:用长竹竿或木棒或人下池塘直接用脚搅动池底淤泥层,也可在岸上像拉网一样拖绳索搅动或翻动塘底水体,一般每10~15天在晴天和有风的天气进行1次,以免造成泛塘。 六、控制饵量 秋季水温在25~28℃之间时,鱼类生长旺,摄食量也。 但须注意根据气候、饵料种类、池塘水体条件,鱼类摄食量而灵活掌握。 一般以精饲料投下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度,不要让饵料过剩,否则既浪费饵料、增加养殖成本,又污染水质。 发布时间:2025-11-03 10:34:35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