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瘦肉型猪新品种---苏太猪 内容: 一、苏太猪的外貌特征。 苏太猪全身背毛黑色,耳中等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 二、苏太猪的优良特点。 ⑴肥瘦适度:有56%的瘦肉,肉质鲜、味道美。 ⑵耐粗料:苏太猪食性广、耐粗料是一个节粮型的猪种。 以糠麸、糖渣、树叶、瓜藤等喂之即可。 投入小、成本低、回报高,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养殖。 ⑶生长快:育商品猪阶段,日增重720克左右,料重比为2. 98:1。 ⑷繁殖率高:母猪平均产仔11. 6头,经产母猪15头左右,有一胎产24头的记录。 ⑸杂种优势明显:以苏太猪为母本与大约克或长白公猪交配产生的苏太杂优猪,瘦肉率可达60%,日增重720克以上。 抗病性能强,很少生病。 三、苏太猪的饲养管理。 ⑴防疫:猪生后3天要注射铁剂、亚硒酸钠针剂;5日龄开始诱食,在乳猪料上投放少许抗菌素,预防仔猪消化道疾病。 ⑵开食:5日龄后要进行诱食或强制吃食,开食选用有香味、甜味的饲料;7日龄后可以用311或511等猪料。 开食是培育仔猪早期生长发育的关键,凡开食早、采食量大的仔猪,其断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⑶断奶:20日龄以后,母猪要逐渐减少喂料,以减少母猪泌乳,迫使仔猪吃料。 仔猪料要保持清洁,做到量少勤添,仔猪吃好、吃饱。 一般30日龄左右即可断奶,用去母留仔法,在原圈再养7天,转入育肥舍。 母猪在断奶前1周,要加大减料,3天前减少一半,断奶前1天可以给少量饲料或不喂,为断奶做好过渡准备。 四、断奶后育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后1周的仔猪进入育成期,由于断奶对仔猪的影响较大,加上转舍等应激,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因此要特别小心。 育成期前10天喂311或511,自由采食,但不能喂得太饱,宜少喂勤添。 育成猪过25公斤,可选留种猪或商品猪,分别转入后备猪舍或商品猪舍进行饲养。 ⑴合组分群: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吃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可以合组饲养。 特别强调的是体重不能相差过大。 并群的原则是:"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 每头猪占舍0. 8-1平方米。 ⑵饲喂方法:自由采食与定量饲喂相结合,前期自由采食(60公斤前),后期喂量占自由采食的85%。 供给清洁充足饮水,有条件的装自动饮水器,既保持清洁又节约用水。 饲料量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每天早、中、晚喂3次,早、晚喂配合料,中午喂青料。 配合料的用量:15-30公斤的仔猪每天投喂1. 25公斤,30-50公斤的仔猪每天投喂1. 5公斤,50公斤以上每天投喂1. 75公斤。 少喂勤添,食后饮水。 ⑶环境适宜:要求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炎热注意防暑降温,可多用水冲圈。 冬季注意防寒保温,减少用水冲圈。 猪舍保持清洁,防止皮肤病产生。 ⑷专人调教:养成习惯在固定地点排便、睡觉、进食,可简化日常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食、便、睡三固定宜早抓、勤抓。 ⑸驱虫消毒:转群前1周,用3份烧碱加97份石灰洒于地面、墙角、运动场、粪沟等处,进行圈内消毒。 转群适应1周后,按每10公斤体重喂两片左旋咪唑计算,药片研细后拌入少量饲料喂猪驱虫。 ⑹做好防疫:防病先防疫,防重于治。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各类防病药都按期注射,可以大大减少病症发生,一旦发现病猪要隔离治病,对症下药,以免造成损失。 发布时间:2025-10-13 13:50:5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