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型水库河蚌育珠技术 内容: 步提高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进行了小型水库河蚌育珠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益。 一、基本情况1. 水库选择。 虾公湖水库集雨面积3. 4平方千米,正常水位时的养鱼面积57亩,平均水深3. 5m,最深处水深8. 7m,下游灌溉粮田105亩。 2. 清塘消毒。 因为灌溉需要,水库不能干池,2002年1月上旬,用100kg/亩生石灰带半库水体进行清库消毒。 3. 鱼蚌放养。 2002年2月上旬,放养于前年10月份插种好的体质强壮、无病害的一龄三角帆蚌1000只/亩。 河蚌养殖用袋挂法,每只规格为15cmx40cm、网目为2cmx2cm的聚乙烯扁平网袋中向下水平竖放4只河蚌,网袋吊挂于用塑料浮子托起的聚乙烯绳子上,要求河蚌离水面15cm左右。 同时,放入适量体质强壮的鱼种,采用鱼蚌混养。 鱼蚌放养前均要经过严格消毒。 二、饲养管理1. 投喂与施肥。 河蚌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因此,施肥培育水质显得尤为重要。 清塘后及时施入发酵过的鸭粪300kg/亩。 鱼蚌放养后,可根据需要适时投入部分发酵过的土肥或复合化肥,采用少量多次,一般每月3次,投放量依据天气和水色而定,要求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cm左右。 同时,对放养的鱼种,每天必须投喂适量的草料和精料。 2. 勤施生石灰。 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消毒水体,每月用30kg/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1次,河蚌患病高发季节要求每月增加到3次。 3. 及时巡查,做好记录。 在做好早晚巡塘的基础上,每天对河蚌要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记录;每隔半个月对全库的河蚌进行检查,并及时清除网袋上的附着物。 根据不同季节,通过增减浮子,调节吊养网袋的水深,要求在冬、夏两季适当深一些。 三、几点体会1. 要正确处理好灌溉和养殖的关系水库均以灌溉为主,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灌溉和河蚌育珠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粮食购销体制的放开,种粮效益低,好多农田荒芜,因此,只要合理灌溉,科学节水,一般均能保证养鱼的正常水位。 个别饮用水源的水库,最好不要养蚌育珠。 2. 水库河蚌育珠的养殖成本较低水库以灌溉为主,通常承包款较低,同时,由于水库集雨面积较大,水体交换频繁,可以减少内塘养殖中提水所需的较高费用。 3. 进行河蚌育珠的水库一定要经过严格选择首先,该水库一定要集雨面积较大,以免在大旱时造成干涸,正常养鱼面积要求在50亩以上,地形较为平坦,光照要求充足,最好选择上游有生活污水流入,肥水则鱼类自然产量较高的水库。 4. 最好能配备增氧设备水库进行河蚌育珠是靠天育珠,天气闷热时无法冲水,往往容易引起鱼类浮头,影响河蚌生长。 因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配备增氧设备,必要时及时开机,以促进鱼蚌生长。 发布时间:2025-10-12 10:19:0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