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桃花水母现身白河 南阳医专首创人工养殖 内容:   5月28日下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虫菌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记者见到了大量被培育出来的桃花水母,大的约一分硬币大小,小的要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着实让人们大开眼界。 桃花水母是一种直径大约在0. 1厘米至1厘米之间的透明生物,在碧绿清澈的水中显得柔软轻盈,姿态非常优美。 灯光照耀下像一个个梦幻的精灵,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舞姿,有时悬浮在水中,一张一合,像撑起的美丽小伞,晶莹透明。 桃花水母属于比较珍稀的物种,它们的出现时间只有一周左右。 时间之短,也显得其珍贵。 南阳医专基础教学部夏西超博士表示,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污染,活体极其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濒危生物,在我国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桃花水母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夏西超说,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桃花水母被人工大量养殖的研究报道,南阳医专希望能通过研究,填补桃花水母这一稀有物种生长繁育规律的研究空白,让其先在实验室里安家落户。 夏西超博士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的一名教工,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生物学研究工作。 5月12日,夏西超听说在白河水上运动中心发现桃花水母后,和研究团队一起将这些小家伙带回实验室,针对水母所需的水质、水温、酸碱度、营养水分等进行24小时研究。 据了解,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p),因其体态晶莹透明,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瓣,故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桃花鱼,俗称降落伞鱼。 早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 因民间被其美丽的外表所征服,便于科普宣传,遂誉之为水中大熊猫。 桃花水母生长于温带淡水中,是地球上最原始和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属于世界保护级别最高的极危生物,它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桃花水母出现在6. 5亿年前,其时间比恐龙还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活化石,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和遗传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5-10-07 10:05:1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