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养殖对虾怎样调控水质 内容: 1. 投放虾苗前的水质培养养虾池清池消毒后进入经过滤的海水,使虾池水位达1~1. 2米左右,然后封闸消毒。 可用“鱼安”或“强氯精”2~3ppm或漂白粉20ppm进行消毒。 如果池水夜间出现发光,可用“虾苗清”,或“灭光保水灵”处理。 消毒3~4天后,施肥培水。 培水可选择浮游生物生长素、“肥水王”等,也可用尿素、磷肥。 肥料用量多少应视虾池的底质和水深情况而定。 投苗前水质培养的标准要使水色达到茶褐色、黄绿色,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8. 5~9. 0,晚间或早上可以看到成群的浮游动物活动。 达到以上标准后可以投放虾苗。 投苗前可用少量虾苗先行试水,2天后观察虾苗活动正常后再投苗。 2. 投苗后中期水质调控投放虾苗一个月后,随着虾苗的生长,其食性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 而浮游生物在虾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水体的环境,调控透明度等,因此必须控制浮游动物的生长。 由于投喂人工饲料不断增加,池内残饵相应增多,加上虾的排泄物和池内浮游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的沉积,使虾池变“肥”,此时要设法减“肥”。 调控的方法:一是观察到水色较深、透明度过低时,可向池内泼洒一些氧化消毒剂,把池底沉积的有毒物质氧化,降低毒性。 同时可杀死一些藻类,降低池水“肥”度。 二是添加新水,是加注清洁的淡水。 调控水的标准应达到 “清”“活”“爽”。 “清”,清净、无混浊、无明显的悬浮物;“活”,水色有变化、有动感,不是死水一潭;“爽”,清爽。 3. 后期水质调控对虾养殖进入后期(60天以后),一要准确掌握和控制投饵量,不要超量投饵。 二要清底排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要勤排污。 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可安装吸污泵,把池底污物吸抽出池外。 但要注意吸污方法,不要把池水搞成“翻底”。 三要在清污后泼洒一些池底净、沸石粉、白石粉等改善池底环境的物质并泼洒氧化消毒剂。 四要在消毒3~4天后投放一些有益活菌,净化水质。 肉眼观察,后期的水质的标准达到:水深褐色而不浊、不浑,闻到藻味而不臭,手感较清爽而不粘稠。 经实践证明,目前增氧效果、耗能的增氧机和增氧方式是鼓风机管道式底部充气增氧和水面水车式增氧机结合,形成立体增氧,此种方法使池中溶氧均匀充足,可促进对虾健康生长。 发布时间:2025-09-25 09:35:3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