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鲟鱼常见病防治法 内容:   1、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病状主要表现在鳃丝肿胀,鳃片局部溃烂,鱼体瘦、无力,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防治:选用优质水源、控制密度,及时分养,二氧化氯0. 5-0. 8ppm浸浴。 2、咬尾病这主要是在鱼苗期饵料缺乏或密度太高时出现鱼体间相互咬尾,出现部分鱼尾巴断掉或拖一毛状水霉。 治疗:先将病鱼捞出,避免感染;后分稀鱼苗,加大投饵量,用土霉素3pp和盐巴0. 3%消毒鱼体。 3、大肚子病肚子朝天,漂浮水面,腹腔积水或充气,解剖发现胃中食物多,由于消化不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治疗:改善水体,增加水流,在料中加氟哌酸2-5g/kg料,干酵母0. 8%,大黄0. 3%,内服一周。 4、体白病身体逐渐发白,体上无寄生虫,胃有食物,活力低,肝脏淡红,胆无色,病因可能是渗透压调节不平衡,代谢不正常,营养缺乏。 治疗:盐巴0. 3%药浴,内服多维Vc、Ve等和保肝利胆药。 5、肠炎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发病时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盐巴0. 3-0. 5%药浴,内服氟哌酸2-2. 5g/kg料。 6、肿嘴病一种细菌病,嘴肿,四周充血,肛门红肿,可能吃了变质饲料引起,或是池子底部不清洁引起,可通过改变环境内服多维等保健药增强体质来避免。 7、车轮虫病鱼体弱,游动迟缓,体表点状出血,会随水流动,肠无食,严重时鱼苗大量死亡,镜检鳃上或体表有车轮虫。 治疗:鱼虫净0. 3-0. 6ppm,药浴48小时以上,食盐0. 5%药浴48小时,水温25℃以内,福尔马林40一50ppm药浴24小时。 8、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常寄生在体表鳃。 由于小瓜虫的白色包囊与鲟鱼骨板相似,一般很难观察到。 病鱼表现为突发性不摄食,粘液分泌量增加等症状。 治疗措施一般不采用药物,而是将池水温度提高到28-30℃之间,病害就会得到控制。 发布时间:2025-09-24 10:12:2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