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兽药那么多类,我们咋区分? 内容: 兽药的种类很多,我们一时肯定也记不清楚,最常见的就是液体形式的。 不过各种剂型都是有各自的特色。 液体剂型 (1)注射剂又称针剂,是指灌封于特别容器中的灭菌水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粉末(粉针剂),必须用注射法给药的一种剂型,如恩诺沙星注射液、油制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 粉针剂一般应在临用时加适当的注射用水,制成液体剂型后应用。 (2)溶液剂指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其溶媒多为水,亦有醇和油。 可内服或外用,如恩诺沙星溶液、维生素A油溶液等。 (3)酊剂及醑剂将生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的溶液称为酊剂,如橙皮酊、龙胆酊等。 碘溶解于乙醇制成的溶液,习惯上也称为碘酊。 以挥发性药物为原料制成的乙醇溶液称为醑剂,如樟脑醑。 (4)合剂一般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龙胆合剂等。 (5)乳剂、搽剂是将油脂或其他不溶性物质与药物,加乳化剂,与水混合后制成的乳状混悬液。 供内服的称为乳剂,如鱼肝油乳。 刺激性药物的油性或乙醇溶液称为搽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等,如松节油搽剂,专门用于未破损皮肤。 (6)煎剂及浸剂为生药(中草药)的水浸出剂。 煎剂是加水煎煮,浸剂则加水浸泡。 煎煮及浸泡的时间有一定规定。 中药汤剂属煎剂。 (7)流浸膏及浸膏将生药的乙醇或水浸出的液体用一定方法浓缩而成的称为流浸膏。 通常每1ml流浸膏相当于原生药1g,如甘草流浸膏等。 气体剂型 目前常用的是气雾剂,是将药物与抛射剂(液化气或压缩气)共同装封于具有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应用时揿按阀门系统,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喷出的一种制剂。 供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粘膜给药或空间消毒。 半固体剂型 (1)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当的赋形剂(如凡士林、油脂等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剂型。 在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容易涂布,如鱼石脂软膏等。 供眼科用的灭菌软膏称为眼膏。 (2)糊剂是一种含粉末成分超过25%的软膏剂。 分为油脂性糊剂和水溶性凝胶糊剂,前者多用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等为基质,与大量水性固体粉末混合制成,如氧化锌糊剂;后者用明胶、淀粉、甘油、羧甲基纤维素等为基质,加一定量固体粉末制成,常用作防护剂。 (3)舔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粥状或糊状的内服剂型。 常用的辅料有淀粉、米粥、甘草粉、糖浆、蜂蜜等。 (4)浸膏剂将生药的浸出液经浓缩成半固体或固体状后,再加入适量固体稀释剂使每1g浸膏相当于原生药2~5g. 主要用于调配其他制剂,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固体剂型 (1)预混剂将一种或几种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如碳酸钙、麸皮、玉米粉等)均匀混合制成供添加于饲料的药物添加剂。 将其掺入饲料中充分混合,可达到使微量药物成分均匀分散的目的。 如马杜霉素预混剂、杆菌肽锌预混剂。 (2)可溶性粉是由一种或几种药物与助溶剂、助悬剂等辅料组成的可溶性粉末。 投入饮水中使药物溶解,均匀分散,供动物饮用。 如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磺胺喹沙林钠可溶性粉。 (3)片剂将一种或多种药物与适量的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制成扁平或两面稍凸起的小圆形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如磺胺二甲嘧啶片、阿苯达唑片。 此外,还有糖衣片、肠溶片和植入片等,但在动物中少用。 (4)胶囊剂是一种将固体、半固体或液体药物装在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圆形、椭圆形或圆筒状胶壳中的内服制剂,如氯霉素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兽用新剂型浇泼剂(pour-on)和喷滴剂(spot-on)系一种透皮吸收药液。 可用专门器械按规定剂量,沿动物背部浇泼或体表喷滴。 已有左旋咪唑浇泼剂、阿维菌素浇泼剂、恩诺沙星浇泼剂及左旋咪唑喷滴剂。 大丸剂(bolus)是一种类似球形、椭圆形或圆柱状,由主药、赋形剂、粘合剂等组成,硬度较一般丸剂稍软。 国外已有抗寄生虫药的大丸剂及微量元素大丸剂,供内服用。 颈圈(Collar)是一种将杀虫药与增塑的固体热塑性树脂通过一定工艺制成的缓释制剂。 主要用于犬、猫。 微型胶囊(microcapsule)简称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芯物)包裹成直径1~5000/靘的微型胶囊。 药物微囊可根据需要制成散剂、片剂、注射剂及软膏剂等,如维生素A、D、E微囊、恩诺沙星微囊。 微囊可延长药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此外,在兽药领域研究较多的剂型还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阿苯达唑瘤胃控释剂)、脂质体制剂(阿苯达唑、吡喹酮等)、微球制剂(伊维菌素等)。 发布时间:2025-02-03 09:45:18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