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粉虫养殖周期怎么样? 内容: 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 长 1. 4-1. 8厘米。 头部为前口式。 头、胸、足为淡棕色,即成虫、卵、幼虫、蛹四种变态。 成虫体长而扁。 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 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 成虫在羽化过程中。 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2-3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 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 成虫每次产卵 2-4粒,每只雌虫约产卵 300-600粒,散产于饲料底部的筛网上,成虫期为 60天左右。 卵白色椭圆形,大小约 1毫米。 卵期 8-10天左右,幼虫棕黄色,体长 2-3厘米,体节较明显,有 3对胸足,第 9腹节有一双尾突。 幼虫孵出时为黄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平均 9天蜕一次皮,每蜕一皮为一龄,共脱 7次皮,一次蜕皮后在饲料表层化蛹。 幼虫期约为 60天,蛹白色,后变白黄色,体节明显,蛹期为 12-15天。 幼虫:外形极似金针虫与拟地甲。 唇基明显。 植食性。 刚孵出的幼虫体乳白色。 以后蜕皮,体细长。 即上唇与额间有明显缝线。 长约 2毫米。 每蜕一皮为一龄。 变成棕黄色,老熟幼虫长 2030毫米,体节明显,有 3对胸足,第 9腹节有一双尾突。 大虫体宽 33. 5毫米,重 0. 130. 24克。 当一次蜕皮时在饲料表层化蛹。 幼虫期约 50-70天。 蛹:刚由老熟幼虫变成的蛹时为乳白色。 很稚嫩。 之后体色变灰白色。 典型的裸蛹。 蛹长 1520毫米。 重约 0. 150. 25克 /只。 背中有淡色纵条,体表柔软。 体表变硬些。 宽约 3毫米。 咀黑。 腹部侧面有乳状突(雄性蛹乳状突不明显,基部愈合,端部伸向后方;雌性蛹明显,端部扁平,稍角质化,有分叉,显着外弯)胸节大,侧面有雏形翅和附肢、头节也大,有一对黑眼点。 成虫:刚羽化的成虫第 1对翅柔软。 然后为黄色。 逐渐变成黑色有金属光泽。 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为白色。 黄褐色。 头部为前口式。 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鞘翅黑色变硬,灵活,第二对翅为膜翅,但因退化不能飞翔,爬行很快。 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成虫每次产卵 24粒,每只雌虫约产卵 300-600粒,散产于饲料底部的筛网下。 成虫期约 3090天,成虫形似萤火虫,体长 1018毫米,宽 46毫米。 身体重 0. 10. 2克 /只,体分头、胸、腹三部,共 13节。 头部 1节,有触角一对,端部 23节膨大,呈棒状,咀生于头的侧下方。 头小,部分嵌入前胸,有一对黑色颚,咀嚼式口器。 胸部 3节,前胸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线,多愈合,前胸侧腹缝显着。 腹部共 8节,可见腹节 5节,尾部为 1节。 雄虫有交接器隐于其中,雌虫有产卵器隐于其中。 卵:极小。 长椭圆形。 短径约 0. 30. 8毫米。 卵外表为卵壳。 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 卵期 810天。 25℃ 32℃ 下成虫产卵多,乳白色。 长径 0. 71. 2毫米。 内层是卵黄膜。 质量也高,低于 15℃ 很少交配产卵,低于 10℃ 不交配产卵。 发布时间:2025-01-26 08:26:0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