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肉牛轮状病毒病 内容: 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多种幼龄动物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以精神萎顿、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为其主要特征。 成年动物一般呈隐性感染。 1、病原及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是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轮状病毒感染局限于小肠上皮细胞。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发生在幼龄动物。 牛、羔羊、幼驹、猪、兔等对本病均易感。 本病多发生在出生后数周内的幼畜,特别是10~45日龄的幼畜。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 由于病毒主要在小肠上皮的细胞内大量繁殖,所以大量病毒是随粪便排出。 人、畜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及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牛的潜伏期1~4天。 多发生于出生后3天至15周龄的犊牛。 病牛的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稍高,吃乳减少。 牛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或黑褐色,含有未消化凝乳块,并常有黏液或血液,腹泻持续4~7天,病犊明显脱水,死亡率可高达50%。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消化道。 胃驰缓,内容物呈凝乳块和乳汁。 肠壁菲薄,呈半透明,内容物呈灰黄色或灰黑色。 小肠绒毛缩短。 3、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病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外,主要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 (1)病原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电镜检查、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 (2)血清学检查运用血清学检查进行抗体检测,常用方法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 本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及牛黏膜病相区别。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是由两种不同的冠状病毒引起,只发生于猪,且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且传播迅速,症状较重。 牛黏膜病是由黏膜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牛,症状主要是有发热、咳嗽、水泻、消瘦、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及淋巴组织损害等。 轮状病毒易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 4、防制措施(1)治疗对本病没有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补液、肠道收敛及防止继发感染等对症疗法。 (2)预防主要用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以及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发布时间:2025-01-11 08:13:3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