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草鱼一年两批养殖模式·全年亩效益4350元 内容: 一年两季青蛙如何养殖。 一、池塘放养模式二、卖鱼数据1. 草鱼卖鱼数据2. 配养鱼卖鱼数据三、盈利情况分析1. 饲料投喂与成本2. 其他成本3. 亩利润①总净利润:263800+31460-186250-56850=52160元;②亩利润:52160÷12=4347元四、养殖模式特点分析1. 放养模式合理:一年放养两批,第一批放养草鱼规格大;全程使用海大682高档膨化料,为提早出鱼打下良好的基础;2. 卖鱼早抢高鱼价:第一批出鱼早,全年出鱼频率高,80%的草鱼均在上半年行情好的时候出售(价格在5. 6元以上);3、精细化管理:在海大技术员的服务下,投喂科学合理,投喂率基本保持在2. 5%;经常检测水质,定期打样检查草鱼的长速和健康情况,关注鱼吃食和预防鱼病,全年水质清爽,基本无死鱼。 相关阅读养殖鲤鱼一年能长多大?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 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 那么,养殖鲤鱼一年能长多大呢? 一、养殖鲤鱼一年能长多大这个要看鲤鱼苗大小,很小的鲤鱼苗一年长不了多大,如果是3-5龄的鲤鱼苗一年可以长2公斤左右。 鲤鱼一年能长多大具体还要看喂得是什么饲料。 鲤鱼投喂量视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大致为鱼体重的2%--10%,以在20-10分钟之内吃完为宜。 二、鲤鱼怎么养才能高产? 1、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个体一龄亦可成熟。 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为分批产卵型。 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2、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 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 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3、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 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 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 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4、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 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 洪湖河蟹苗种一年两季淡水培育技术要点为适应洪湖河蟹养殖模式需求,更好的服务河蟹产业发展,高效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我们利用大棚,对河蟹苗种进行了一年两季纯淡水培育的试验。 (一)大棚建设1、池塘建造:长54米、宽9. 5米、深1米,池埂面宽1. 5米,坡比1∶1,池底向一头倾斜有利排干池水,底泥在5厘米(1寸左右),将池埂夯实确保不渗漏,池塘周边用胶膜护坡,在池塘正中用水泥预制板搭建一条操作通道,保证水深0. 7米,建池50个。 2、温棚搭建:用25#的不锈钢管压成弧形直接插入池埂周边,间距0. 8米,高度以中间通道上2米为准,上用无滴膜封闭好,温棚与温棚之间整好排水沟,保证雨水能顺畅排出去。 3、增氧设施:主管布于操作通道,每2米错位分两边布一个纳米微孔增氧盘。 4、进排水分开:一头进、一头排,采用井深水加温与河水换新冲注。 (二)放苗前的准备1、池塘消毒:每亩用漂白粉20xx的一龄扣苗养殖,只能购进四期黑仔苗)。 5、饲养与管理:①6月20xx就有此现象)。 2、水花生草的培植:提前并保证一定的量(达3/5以上)第二季育苗应密植水花生和伊乐藻,这样能减少性成熟的比例和提高苗种的质量。 3、一定要注意植草时将红浮萍带入池内,大量生长后容易造成封池对苗种生长造成危害。 4、特别是时间一定要保证在3月前投放规格一致的四期幼苗,才能保证后续早期扣苗在5月初能出池,同时也不会耽误5月10日投放常规大眼幼苗的季节。 (八)问题探讨我们认为河蟹苗种本地化的进程太慢,因为当地的养殖户大多用原来的鱼苗池培苗,待第二年五月才将苗转入大塘养殖。 针对本地特点,在6月中旬在外地购进四期幼苗来养殖大规格本地扣苗,有以下几个优点:①时间正对点,适合我们本地养殖,让转空的小塘充分利用;②比直接养大眼苗风险小;③可根据养殖户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投放,出池苗的规格可控;④如果本地的苗种企业5月10日将大眼苗运回养到四期后(6月15日左右)再供给本地养殖户养一龄扣苗,可大大的缩短了苗种本地化的进程。 (九)效益分析1、此模式每个池投入(温棚建设共18000元)+租金600元+苗种开支(第一季4万只幼苗600元+饵料300元+水电费开支150元,固定投入折旧2000元+人员工资3000元+第二季苗种1200元+饲料开支400元+电费等基本开支300元),共计8550元。 2、收入:第一期扣苗5520(92斤×60元/斤)+第二季7200(180斤×40元/斤)=12720元。 3、因为温棚第一季早期豆苗培育属初次试验,没有把握好温度、开口饵料等指标,导致试验效果不佳,不然蟹池效益还会更好一些。 养白羽肉鸡一年多重如果养的好,一年之内体重可以达到5斤左右,养的不好体重增长会慢一些。 所以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是育雏前后期都要选择蛋白质高的食物喂养,育雏后期需要增加饲料。 其次就是仔鸡中期,这个时候饲料以高能量食物为主,蛋白质饲料逐渐减少。 仔鸡后期是增重的关键时期,多喂食高能量饲料来增加体重。 白羽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的比较好的话,差不多一年能达到的体重在5斤至5. 2斤左右。 不过这个体重是在养殖的比较好的条件下才有的,如果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的话,也有可能会让它的体重增长的比较缓慢。 想要它的体重稳定上涨,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育雏前期的饲养管理这个育雏前期的时间主要就是指0至14天左右的白羽肉鸡,这个时候的白羽肉鸡是比较脆弱的,也是一个关键的时候。 一定要在每天的粮食里面多增加一些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玉米豆粕就非常不错,这样来促进它的发育和增加它的食欲。 最好是不要使用棉籽蛋白来喂养,因为好宜消化。 在使用的量方面,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 2、育雏后期的饲养管理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在15天至28天左右的白羽肉鸡,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来喂养,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饲料,因为它这个时候的食欲和体积都要大一些了。 这个时期喂食管理的好,对它的骨骼生长和鸡肉生长,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3、仔鸡中期的饲养管理这个时间一般都是指29天至37天左右的白羽肉鸡。 在喂养的时候,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多喂一些能量高的食物,这样对它的发育和吸收等,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喂食的好,还能增加体重。 4、仔鸡后期的饲养管理这个时间段比较长,一般都是指38天至出栏的白羽肉鸡。 这个时候,是增加体重的一个关键时期,在食物的需求方面也是有所增加的,在喂食的时候,要多选择能量较高的食物来喂养,同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 草金鱼一年能长多大草金鱼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观赏鱼,很容易养活,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几条,那草金鱼一年能长多大? 一、草金鱼一年能长多大? 草金鱼一年能长多大跟鱼缸大小和养殖技巧有关,一般水面越大,养护得当,鱼长得也就越快。 通常可以养到20cm左右,个别在池塘养的不错的草金鱼体长可达到30cm,甚至会达到40-45cm。 二、草金鱼怎么养? 1、密度:草金鱼的饲养密度宜少不宜多,通常情况下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以防缺氧。 2、喂食:草金鱼投喂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饲料(水蚤、蚯蚓)和白芝麻等,不要喂买来的劣质草金鱼饲料,喂食一般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尽为止。 3、光照:草金鱼饲养时最好把鱼缸放在有阳光照射1~2小时的地方,这样可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起到防病的作用,同时由于光合作用,鱼体的颜色也比较鲜艳美观。 4、换水:草金鱼经常换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换水时只能换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一下子换去很多会使鱼儿不适应,什么时候换水没有定论,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混浊时多换。 土元、壁虎同室异池高效养殖模式效益好土元和壁虎都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根据土元、壁虎的生理生活习性,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土元养殖场探索出一种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养殖效益的土元、壁虎同室异池高效养殖模式,具体方法如下:建造一个长20米、宽7米的无立柱塑料大棚。 棚的一端留有进门,门两边各留一个50厘米见方的通气口。 并钉上4毫米的筛网。 棚的另一端留窗户,窗户里面钉4毫米筛网,外边安玻璃窗扇。 棚中间留宽1米的人行道,两边建2层土元养殖池,层与层间隙1米。 土元养殖池靠近窗户处,横建一个长7米、宽2米、高0. 8米的壁虎养殖池,沿上池内壁贴40厘米玻璃条,并在池上方吊一个60度的红色灯泡。 池底部放5厘米厚沙子,在沙子上竖放5~6层砖块或瓦片。 砖块与砖块之间留2厘米缝隙,便于壁虎栖息和产蛋。 池口用4毫米筛网盖严,并在网框中间留一个30厘米见方的正门,便于给壁虎投食。 根据夜间土元看不见红光的特性,夜间给土元投完料后,关闭灯泡,只打开壁虎池上的的红光灯,敞开窗户上的玻璃扇,外边的小飞蛾通过筛网进入壁虎池内,壁虎便可自由采食。 仔细观察壁虎采食情况,若壁虎采食不足时,可捕捉部分土元雄成虫,从网框上的小门投入池中,供壁虎采食。 根据土元一次交配,终生受孕的特征,同室内留有20%的土元雄成虫,就可满足雌成虫交配使用,多余的雄成虫可捕捉用来喂养壁虎,这样既减轻了捡取雄土元的劳动量,又解决了壁虎的食物来源,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大棚养虾用地暖,一年6茬亩产万斤养殖效益高大棚养虾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过,虾棚常年供地暖,每年养成虾6茬,单茬亩产过万斤,年总收益近百万,这种模式对于传统的大田池塘养殖可称得上是一种颠覆。 传统的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每年只能养一茬,养殖周期只有在五一之后、十一之前,而用供暖大棚养,每年至少出5-6茬虾,全年都能养。 大家洼街道榆园村对虾养殖户张凤友向农村大众报记者介绍,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8℃,要想保证虾的正常生长,大棚内及虾池水温需保持常年恒定温度27-28℃,这就需要给虾池供暖。 大家洼街道榆园村地处潍坊滨海新区西城东郊,这里地下蕴藏丰富的卤水资源,非常适合海产养殖。 而这里的另一重要区位优势,就是紧邻山东海化集团热电厂,热电厂的蒸汽为对虾供上了地暖。 因为有这样的资源优势,我们才最早摸索出了这种供暖式高密度大棚养殖,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纯育苗+纯养成理论,高产、高效。 滨海红星育苗场场长孙明潭告诉记者(/),以前大棚虾池只是用来育苗,每年3-6月份育苗结束后,大棚和虾池就闲置起来,后来考虑到一年四季都有便利的热源资源,就在所有池子底部铺上供暖管道,开始探索育苗池高密度养成虾。 最开始不敢投高密度,最多投200-300尾/m2,现在尝试的最高投苗密度是600-700尾/m2。 孙明潭说。 传统露天池塘养殖,投苗密度一般是5-10万尾/亩,由于受外在气候、天气、水污染等因素影响较大,产量在500-3000斤不等。 育苗池养成虾,虾苗受生长空间因素制约较大。 养殖密度越高,病害风险越高。 并且,由于水体较小,投料量大,对虾代谢废物积累较快。 因此,虾池需要高频率大量换水,并且需要24小时不间断增氧。 这就使得养殖成本增加。 一般情况下,养成一斤虾最少要15-16元,有时候甚至要20元。 张凤友告诉记者。 但这种工厂化养殖模式和传统养殖相比,最大的好处是可控性比较强。 放多少苗种,投喂多少饵料,温度、溶氧,排污,换水等,基本都能做到精确计算和控制。 而且,室内养殖不受气候和天气条件影响。 这些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量和养成率,从而保证收益。 张凤友说。 孙明潭向记者介绍了这种模式的养成过程和收益回报。 小虾苗从海南空运过来,体长大约是每尾4-5mm规格,先放到育苗池中育苗,大约24-25天左右,虾苗能长到2-3cm规格,这个时候就分转到养成池中喂养,再养约60天,虾就能长到大约40头/斤的规格,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现在40头/斤规格南美白对虾的塘头价大约是45-48元/斤。 如果没有病害,一般每平方池面最少产出13-14斤,最多的时候能出22-23斤。 全年来看,平均每平方出15-16斤,每亩池面(约667m2)每茬的产虾量能达到一万斤左右。 若按全年平均价格30元/斤计算,每年养成5茬,每亩大棚虾池的年产值就在150万元以上。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用育苗的思维来养成虾,随时放苗,随时出虾,从而能够抓住传统养殖模式所无法实现的反季节高价优势,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收益。 孙明潭说。 发布时间:2025-01-05 08:30:0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