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及鱼苗下塘注意事项 内容: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个体均匀的优质鱼种对保障渔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时下正是鱼苗下塘的黄金季节,鱼苗下塘培育技术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成苗种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由于鱼苗小身体弱,对天气、水温、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全部失败。 在此介绍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鱼苗下塘培育技术要点1、鱼苗池选择。 鱼苗池不宜过大,面积以35亩为宜,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保持在100㎝以上。 2、清塘消毒。 将池水抽干,清除过多淤泥,平整池底铲除四周杂草。 在鱼苗下塘前710天进行消毒,消毒药物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为生石灰6075㎏/亩或12㎏/亩. 对于排水不变或时间紧迫时可采用带水清塘。 3、鱼苗池注水。 水源应采用地下水,如果采用地表水则在进水口处加装60目以上的过滤设备。 注水时间应在清塘后810天或鱼苗下塘前57天。 4、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23天施发酵的有机肥150250㎏/亩,分别堆放于池塘四个角,没于水中;放养地点选择在池塘避风的上风口处;放养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10点以后;放养方法为将盛鱼塑料袋放入池中,浸泡30分钟后,打开封口,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动游处。 5、培育方法。 采用豆浆培育法,鱼苗下塘后6小时后开始投喂,每天23次,时间为上午810点,下午23点和56点,投喂量为0. 250. 5㎏/万尾。 6、鱼病防治。 鱼苗下塘后主要病害为浮头、气泡病和敌害,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原则,首先是水质调节。 每天注水510厘米,时间为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其次是适时开启增氧机。 二、鱼苗下塘注意事项1、检查池塘中的残留药物。 测定池水的酸碱度,如pH值在9以下,说明毒性已消失,可放鱼苗。 2、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 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或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3、检查水温差。 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鱼苗容器的温差不能超过3℃。 如果温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鱼苗适应后再下塘。 4、检查池水的肥度。 主要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动植生物的多少来判断。 发现水质太肥时,应先加适量清水再放鱼。 5、检查投喂量。 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池塘肥瘦、放养数量和生长情况适时调整。 6、注意同批下塘。 每次下塘的鱼苗,必须是同批培育的鱼苗,严禁规格大小不一。 发布时间:2025-01-03 08:27:3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