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青蛙的繁殖技术是怎样的? 内容: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 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 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 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 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 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 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 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 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 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 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 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 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 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 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发布时间:2024-12-29 09:06:3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