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夏秋需防羊脑脊髓丝虫病 内容: 脑脊髓丝虫病又称摇摆病,趔腰病,为山羊及绵羊的共患病。 该病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病,常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损失。 一、症状1. 急性:病羊突然卧倒,不能起立。 眼球上转,颈部肌肉强直或痉挛,而且表现倾斜。 健肢抓褥草,呈现兴奋,骚乱及叫唤等神经症状。 有时可见全身肌肉僵直、完全不能起立。 由于卧地不起、头部不住地抽搐,致使眼球受到磨擦而充血,眼眶周围的皮肤被磨破,呈现显著的结膜炎,甚至发生外伤性角膜炎。 2. 慢性:腰部无力、步态踉跄,或横卧地上不能起立,但食欲及精神正常。 时间长久时,则逐渐发生褥疮,食欲已逐渐下降,病羊消瘦,贫血甚至发生死亡。 二、预防1. 加强防蚊工作。 ①养绵羊和山羊的地方应该距离养牛处尽量远(500米以上)一些,但在实践中困难很多,不易做到。 在蚊子多的时期,将种公羊、小羊和干奶母羊赶到高燥地带放牧。 ②圈舍要明亮干燥,排水良好,设置纱窗。 羊在傍晚入舍前,先给舍内喷洒杀虫剂或进行熏蚊工作。 2. 在发病前杀死体内感染虫体。 在寄生虫未到达脑及脊髓之前,注射海群生、锑剂杀死虫体。 从感染虫体直到疾病发生时,潜伏期短为15天,一般20~30天,因此要在蚊子横行时期每20~30天中,进行2~3次预防注射。 锑剂的预防注射量是5~6毫克/公斤体重,分两次注射。 三、治疗1. 将病羊隔离于清洁干燥处。 用冰水灌注头部,以肥皂水或微温水灌肠。 2. 注射4%的乌洛托品及复方氨基比林,并进行输液。 3. 不能起立时,应垫以大量褥草,并时常更换位置及翻转身体,或用吊带吊起,以防发生褥疮。 4. 肌肉注射左旋咪唑。 用量每次10毫克/公斤体重,每日一次,连用7天,率85%以上,也可内服。 发布时间:2024-12-21 09:48:1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