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猪瘟发病症状与防治的措施 内容: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没有严格季节性。 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7-10天。 1、急性型。 突然发病,体温41℃上下,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一至数天死亡。 2、急性型。 体温40. 5-41. 5℃,精神沉郁,绝食,全身无力,发抖,行走摇摆不稳,常挤卧一隅或钻入草堆,呈怕冷状。 两眼结膜发炎,口粘膜苍白或发绀,齿龈、口角、会厌、阴道有出血点。 3、亚急性型。 体温先升高后下降又再升高,皮肤有明显出血点,耳、膜下、四肢,会阴有陈旧性出血点,也有新出血点,扁桃体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见到出血点;后躯无力,走路摇摆,多见于流行中期。 病程约20-30天。 4、慢性型。 体温40℃以上,时高时低,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时缓慢无力,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 有的皮肤有紫斑或死痂,病程1个月以上,有的能康复,但生长缓慢,没有饲喂价值。 二、防治措施本病传染性甚强,病死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因此,平时应抓紧预防,杜绝本病传入。 1、平时预防。 预防的首要措施是自繁自养,避免从外面引进带毒猪,须待免疫后再引进,进场后应单独隔离养2-3周。 对猪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进场人员要严格消毒,以免带进病原体造成猪瘟流行。 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新生仔猪能获得免疫,哺乳仔猪在21-28日龄用免化猪瘟弱毒苗每头注射2-4头份。 断奶时(60日龄)再用猪三联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接种1次,每头猪2头份。 2、紧急防疫。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各类型的病猪,传染媒介是污染的场地、用具、垫草、粪水、吃剩的饲料等。 对病猪进行捕杀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传染媒介进行彻底消毒,疫区和受威胁区应进行紧急接种,对新生乳猪初乳前进行接种猪瘟弱毒疫苗。 3、病猪治疗。 在猪瘟流行时,提倡强制捕杀、无害化处理;对点状零星发生初期病猪,可使用猪瘟血清加40-80万单位青霉素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13 09:38:1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