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鸳鸯养殖,鸳鸯吃什么? 内容: 鸳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 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 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 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肉鸳鸯既可平地圈养、池养、又能笼养,每平方米可养5只左右,雄雌比可按1:4—5为宜。 场舍应建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地方。 在平原地区应选择地势高燥,座北向南;山区、丘林地带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南倾侨斜的地方建场。 土质均以沙土为好,以利雨后排水,避免积水。 优越的地势,可使肉鸳鸯舍通风、光照、排水的条件良好且能避西北风,使肉鸳鸯舍冬天易保暖,夏天不闷热。 二、肉鸳鸯的孵化1、自然孵化 一般鸳鸯从出壳到5个月左右就可产蛋。 每次产蛋20-30枚后,母鸳鸯就自然就巢抱窝;35天出雏。 母鸳鸯停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 如此循环,每年重复2-3个周期,一年可育雏50-60只,高产的可达80只。 2、人工孵化 ①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 5-38℃,中期(16-30天)控制在38-37. 5℃,出雏期控制在37. 5℃。 在孵化前期湿度要求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 ②翻蛋:次数要多,每隔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大,每天应人工进行1-2次180°翻蛋。 ③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中期每天应凉蛋1次,后期每天凉3-4次。 ④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每天应在凉蛋时,用35℃温水喷蛋1次,待蛋凉干后才放入机内继续孵化。 ⑤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可稍打开机门。 ⑥助产:经过35天孵化后肉鸳鸯苗就破壳而出。 但对无破壳和出壳困难应进行人工剥壳,提高出雏率。 三、雏肉鸳鸯的饲养1、营养要求 雏肉鸳鸯生长很快,消化能力较弱,要求营养价值较高的配合料,饲料可用喂雏鸡用的551、511等。 也可自己配制。 2、育雏的环境条件 雏肉鸳鸯出壳后1-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20℃。 3天后逐渐降温。 3、饲喂 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 把饲料放在大清浅盘里或麻包上面让其自由采食。 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 出壳16小时后先用0. 02%高猛酸钾水给雏肉鸳鸯饮用1-2天,然后直接用清水作饮水。 4、管理 雏肉鸳鸯无论是地面饲养或网上饲养,都用稻草或麦秆、麻包垫好。 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温,垫草和麻包要勤更换,2-3周龄后可去旧垫草。 育雏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1-4周龄,4周龄后全采用自然光照。 四、中肉鸳鸯的饲养中肉鸳鸯是指4-5周龄至10周龄的肉鸳鸯。 此阶段的肉鸳鸯消化机能逐渐完善,消化能力增强,每日能采食较好的饲料,采食量大,耐粗饲。 此时配合饲料中营养含量较雏肉鸳鸯饲料低些,粗蛋白含量可降低到15%左右,代谢能2. 8-2. 9兆卡/公斤。 8周龄时公鸳鸯体重可达2. 5-3公斤,母鸳鸯1. 2-1. 5公斤。 8周龄后若作为商品肉鸳鸯则进入育肥期饲养阶段,要提高日粮中代谢能含量,增加每天的饲料用量。 育肥后10周龄时公鸳鸯体重可达3. 5-4公斤,母鸳鸯1. 5-2公斤。 在管理上应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8只。 此阶段由于主翼羽和副主翼羽开始迅速生长,易出现啄癖,应注意防止。 五、成年肉鸳鸯的饲养后备种肉鸳鸯的饲养从10周龄至24周龄,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鸳鸯,公母比例为1:4-5。 后备种鸳鸯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 种母肉鸳鸯产蛋前的体重可控制在2. 3-2. 8公斤之间。 同龄公肉鸳鸯则在4-5公斤之间。 日粮蛋白质可控制在14%-15%。 代谢能2. 7-2. 8兆卡/公斤。 每只内鸳鸯每天平均投料青料100-150克,一般每天还可喂25-50克青料,快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代谢能含量,逐渐过渡到产蛋期的营养水平要求。 使种肉鸳鸯在产蛋期内获得较高的产蛋量。 在这段时期,要增加高能量饲料化例,可搭配少量的鱼粉。 所以繁殖前准备期是低蛋白日粮向高蛋白日粮饲喂的过渡阶段。 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适宜的光照射到肉鸳鸯的眼睛,通过神经传导给丘胗下部,刺激胗下垂体前叶,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鸳鸯性成熟和成熟的产蛋,有助于公鸳鸯的精子生成,使精液量增加。 所以光照不宜过弱,也不宜过强。 要增加饮水。 产蛋母肉鸳鸯对水的需求量比非产蛋期大得多。 所以一定要供应足够的饮水,切忌断水。 六、肉鸳鸯日粮配方①雏苗0-6周龄:玉米56%、豆饼18%、麸皮10%、米糠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 5%、食盐0. 5%。 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②7-14周龄:玉米45%、豆饼10%、米糠15%、草粉9%、麸皮15%、骨粉2%、鱼粉1. 5%、酵母粉2%,食盐0. 5%。 ③15周龄至产蛋期:玉米54%、豆饼17%、麸皮18%、鱼粉3%、骨粉3%、酵母粉1. 5%、食盐0. 5%。 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七、肉鸳鸯疾病的综合防治肉鸳鸯抗病能力较强。 在饲养过程中,只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雏苗成活率在95%以上,30-90日龄达98%以上。 ①肉鸳鸯入舍前要将舍以及用具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用生石灰配成15%-18%的浓度对鸳鸯舍、墙壁、地面及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既控制病源的传播,又达灭菌作用。 ②用青霉素钾对雏苗进行肌肉注射或饮水预防,肌注500-10000单位/只,饮水每公斤加药15-30万单位。 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每日两次。 出壳24小时内为天用药,第二次用药在7日龄,20-30日龄一次用药。 ③肉鸳鸯30日龄以后,用环丙沙量以25毫升/立方米混饮或50毫升/立方米混饲进行预防,每日2次,连用2-3天。 发布时间:2024-12-08 09:19:4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2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