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蚯蚓投料喂食的方法 内容: 【www. ohei. cn - 蚯蚓养殖方法】(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 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 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 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 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 投料喂食方法有轮换堆积喂食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喂食法。 ①轮换堆积喂食法: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 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 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 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 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喂食法: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 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 一般添加2次为宜。 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 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喂食法: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 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 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相关阅读蚯蚓的饲养方法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 1.蚯蚓室内养殖法室内养殖包括箱养、坑养、池养和棚养等方法。 一般适养红蚯蚓。 (1)箱养法: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 本届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 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 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及砖池养殖法:包括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 除爱胜蚓属红蚯蚓)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 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 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 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 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 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2.田间放养蚯蚓法适宜于桑园、菜园、果园、苗圃、饲料田、多年生经济植物、林区,以及灌溉方便、水分充足的肥沃农地养殖。 一般适养青蚯蚓。 (1)桑园养殖蚯蚓法: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一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 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 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 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蚯蚓法: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 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 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 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蚯蚓法: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10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 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 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 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农村致富经网//(4)果园养殖蚯蚓法: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 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 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 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 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 保持湿度60%一70%。 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利用防空洞养殖蚯蚓法: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 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 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3.工厂规模化养殖蚯蚓法主要用于赤子爱胜蚓的大规模养殖。 这种养殖法,必须有一定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 当然,也可采用分散养殖、集中处理的方法。 如养殖部分,可分给集体或个人进行养殖,而工厂集中成品处理或加工。 下面着重介绍养殖设施。 (1)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 温度控制在1828℃。 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 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 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 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 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农村养猪科学喂食方法在农村养猪户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喂猪。 这样既不科学,更无法增效。 为使农村养猪户增效,现介绍科学饲养方法如下:1. 定时与定量。 喂猪绝不可以今天迟喂,明天早喂,每天应该固定喂猪的时间。 这样会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并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别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闹肠胃病,如果喂食时间不固定,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每顿吃起来不香,消化不良,导致猪患胃肠病,时间一长,猪就会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同样喂食要定量,喂猪若饥一顿、饱一顿,会使猪消化不良,增重缓慢,所以,当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应确定一个大体的喂量。 但同一群甚至同一头猪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气候条件、饲料适口性、饲喂技术等而有差异。 饲喂者掌握了猪的食量后,还要根据猪体的营养状况、饲料情况和食欲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喂量。 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 如槽内有剩食,下次可减少点;如果不够吃,下次可多喂点。 猪的食欲一般在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间最差,一天的喂量应大体根据这个规律来分配,使猪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 2. 少餐与多餐。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 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 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可防饿补水。 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3顿的间隔时间。 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俄御寒。 3. 生喂与熟喂。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 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损失5%~10%的营养成分,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每增一千克毛重可节省精料0. 20. 3千克,蛋白质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 此外,生料喂猪可以节省许多人工和燃料。 4. 稠喂与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势必降低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稠喂特别是生干喂和生湿喂,能加强猪的咀嚼机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饲料拌水或干饲料拌青饲料浆水,干湿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郭易林 发布时间:2024-11-29 08:37:2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