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肝肠利健网箱草鱼保健效果展示 内容: 养牛效果。 基本信息:1、时间:2015. 7. 30-2015. 8. 32、地点:大田六角宫水库,养殖老板:章*华3、案例跟踪技术人员:朱永明现状:前段时间投料量增加,前两天天气变化以后,鱼抢食不旺盛,采食量低,零星发现几条死鱼,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粪便呈长条形。 解刨鱼后发现,肝脏发黄,剪刀轻轻滑过无血色,肠道发红,肠道壁偏薄,胆囊银光膜偏暗分析原因:投喂量的增加造成鱼体肝胆负荷加重,肠道消化功能降低,天气一变化造成体质弱的鱼死亡,整体采食量低,消化不良。 解决思路:降低投饵量30%,拌肝肠利健保健使用方案明细:7. 29-8. 3晚一餐拌肝肠利健,连续5天,3000斤鱼一包肝肠利健回访效果:肝脏颜色变化使用前:肝脏颜色变化使用后:肠道厚度变化使用前:yZ023. Com肠道厚度变化使用后:相关知识湖北洪湖藻源素白鲢效果展示:肥水使用藻源素 白鲢增产真迅速2015年草鱼行情低迷,多数养鱼户失去信心,甚至肥都不愿下,但花白鲢是池塘的重要盈利点,成本低,且行情看好。 年初海大重磅推出花白鲢增产利器——“藻源素”,经实践验证,前期肥水效果得到养户的一致认可,9月份,海大在洪湖全面打样,对藻源素用户的白鲢进行数据分析,证实了藻源素在白鲢增产增效上的显著优势。 从上述打样数据分析:1、放养规格和密度:藻源素用户和普通尿素/碳铵用户的白鲢放养规格均是0. 1-0. 3斤,平均规格0. 18斤,藻源素用户,白鲢密度平均188尾/亩,尿素/碳铵用户,白鲢密度平均166尾/亩,藻源素用户白鲢亩密度较普通用户多22尾/亩。 2、白鲢规格:9月份打样数据显示,藻源素用户白鲢规格平均2. 44斤,普通尿素/碳铵用户平均2. 03斤,规格超出0. 4斤。 3、白鲢亩产量:打样数据显示,9月份,藻源素用户目前白鲢亩产量达到455斤,而普通尿素/碳铵用户,目前白鲢亩产334斤,藻源素用户白鲢亩产超出120斤,藻源素用户亩产值高出240元左右。 4、亩下肥成本:调研数据显示,藻源素用户截止9月份,亩下肥成本为133元,而普通尿素/碳铵用户,亩下肥成本113元,藻源素用户亩下肥成本高出20元/亩,但藻源素用户亩产值高出240元/亩,因此藻源素用户的白鲢亩利润仍可高出220元。 5、白鲢斤鱼成本:养殖户养殖过程中一般盘算的是草鱼的斤鱼成本,对白鲢的成本一直没有关注。 白鲢斤鱼成本即下肥总成本除以白鲢的产量,从打样数据分析看,藻源素用户的白鲢斤鱼成本为0. 3元/斤,而普通尿素/碳铵用户的白鲢斤鱼成本为0. 36斤,藻源素用户的白鲢斤鱼成本比普通用户低0. 06元/斤。 6、投入产出比:白鲢的产值(白鲢产量乘以价格,白鲢统一按照2元/斤计算)除以下肥成本,是衡量渔肥性价比的重要指标。 从上述数据中可看出,藻源素的投入产出比达到7. 37,而普通尿素/碳铵投入产出比为6. 18,藻源素性价比高出20%,可见藻源素的性价比更高。 从上述一系列的打样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藻源素用户在放养规格均为0. 18斤、亩密度增加22尾的前提下,白鲢平均规格达到2. 44斤,高出普通尿素/碳铵用户0. 4斤,亩产量达到455斤,高出普通用户120斤,产值高出240元。 藻源素用户下肥成本虽然较高,亩成本达到133元,高出普通用户20元,但白鲢亩产值高出240元,白鲢亩利润高出220元,30亩池塘,亩利润可增加6000元,相比普通尿素/碳铵用户,增产增效效果非常显著。 养户朋友虽然养殖白鲢多年,但对白鲢在池塘增效中的重要性以及白鲢的斤鱼成本了解甚少,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藻源素白鲢斤鱼成本仅0. 3元/斤,较普通尿素/碳铵用户低0. 06元/斤,池塘产15000斤白鲢,成本可节约1000元,投入产出比更高。 因此,在湖北混养池塘中,白鲢的产量和效益对池塘增效非常关键,尤其在目前草鱼低迷的行情下。 但目前市场上,养户对渔肥的选择五花八门,没有认识到什么样的渔肥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能够真正的提高池塘花白鲢产量,而从上述数据中得出结论:肥水使用藻源素,白鲢增产真迅速! 六月份河蟹养殖户要加强管理促生长调理肝肠保健康1. 此季节,池塘负荷开始增大,降解能力差,及时定期的使用底氧99或速效底毒康改良底质,增加底层溶氧! 2. 河蟹食欲增强,摄食量大,肝肠的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肝肠疾病,首先做到合理投喂,其次应坚持使用:保肝宁+整肠舒+维康高稳Vc或(茵胆平肝宝+乳化蒜宝+维康高稳Vc),保肝护肠,预防疾病。 3. 注意池塘水草长势,及时捞出浮草,使用水草乐控草壮根,使之不出水,并配合益菌-80或多肽活菌王调控水质,稳定水体。 4.本月河蟹脱壳,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建议使用:免疫强钙硬壳宝+维康高稳Vc。 每年的梅雨季节低温阴雨频繁,天气忽冷忽热,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对螃蟹生长发育脱壳造成较大的影响。 蟹塘水草大量死亡,水质变坏,严重的蟹塘还会发臭,螃蟹浮头,如遇到持续低温阴雨而导致水质变劣。 因此梅雨季节要做好池塘日常管理,加强河蟹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并注重池塘底质和水质的调控,给河蟹营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 一、合理投喂饵料做好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点。 日投喂重点以冰鱼为主,约10%,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玉米等,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 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左右,投喂量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水质、饵料品种、蟹活动情况等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根据第二天喂料的地方是否有剩料,有剩料下餐就少喂。 前期在下午5-6点喂料,高温季节在傍晚7-8点喂料。 一般投喂在滩面水草少的地方,不宜在深处投喂。 此时气温比较高,冰鱼很容易腐败变质,在配料时在饵料中配合Em6强生原液或乳化蒜宝可以防止冰鱼腐败及水质污染,二者不要同时添加,宜交叉添加,可以提高吃食量,降低水质污染。 日常管理是预防疾病及增产增效的关键步骤,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及摄食情况进行投饵。 晴天,水温高、水色好,吃食旺时可多投,而阴天,水温低,炎热夏天闷热天,水色差,吃食少,应少投饵。 2、饵料要科学搭配:河蟹是杂食动物,饵料搭配要根据不同生长季节,坚持“两头精,中间粗,荤素搭配”的原则,以防河蟹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充足河蟹早熟,影响河蟹蜕壳增大。 3、均匀投喂:制做饵料要新鲜适口,投饵均匀,使河蟹吃饱吃好,消化吸收快,提高饵料利用率,不得饥一顿,饱一顿,忽多忽少,隔1-2天投喂一次,因河蟹生长个体大小差异,争食互相格斗伤亡,影响成活率,可在投喂时多设几个点分布均匀,避免争食伤亡。 4、勤巡塘:每日早中晚要巡塘一次,了解河蟹的活动摄食,水质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早调治,避免延误最佳调治时间,影响河蟹生长发育。 5、勤换水:特别是在夏季蟹生长旺盛,投饵量增长,代谢废物亦增多,溶氧降低,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水质富营养化,应经常排出一些老水,再加入新水,改善水质,冲淡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水体中溶氧,有助于河蟹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6、定期检测化验水质进行消毒:平时可每隔20天左右使用调水先锋消毒水体,夏季可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水体消毒杀菌。 7、促使蜕壳或蜕壳同步,可在蜕壳前池水中泼洒免疫强钙硬壳宝+维康高稳Vc,促进河蟹蜕壳同步,减少蜕壳时伤亡,提高成活率。 8、及时清除残查剩饵。 每天清除池中漂浮杂草和漂浮物,以免污染水质,经常消毒食台,杜绝注入有病源和污染水源,杜绝病蟹乱丢、乱放,发现及时深埋,以防病菌相互交叉感染。 二、调水改底进入夏季后,河蟹摄食旺盛,投喂量增加,池塘中剩余饵料及河蟹排泄物增多,在池底大量沉积,从而导致底质恶化,甚至可以看到池塘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油膜,从而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池塘的自然净化能力差,此时需要底改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节,10-15天一次,定期使用晴雨底立安或速效底毒康改底,氨基金解霸+多肽活菌王进行水质调控,定期泼洒免疫强钙硬壳宝可增加河蟹对水体及饵料中钙离子的吸收。 三、水草管理1. 六月份,蟹池中早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应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如池塘内水草长势不好应适时施肥,建议使用:壮根健草丹+护草生态宝。 防止后期水草上浮、烂根。 2. 同时做到池塘中水草合理布置,水草过度可进行部分清除与“割头”,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引发疾病和导致缺氧,除草要避免在六月底蜕壳高峰期进行。 3. 水草长势过猛,要有选择性的及时进行控草,使之不出水面。 建议使用:水草乐2亩∕每包四、保健免疫、促进生长六月气温高,河蟹易感染病菌,投喂饲料时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免疫的产品,增强蟹的活力和免疫力,增加河蟹肥度,改善河蟹品相,如蟹肥宝、速长灵、乳化蒜宝、免疫强钙硬壳宝。 实践证明:将速长灵+蟹肥宝+免疫强钙硬壳宝拌料投喂,每天1次,每周连用3-4天,全程使用,可明显增大河蟹的肥度。 五、调理肝肠保健康1. 护肝健肠胃肝脏造血载氧、排毒解毒,肠胃消化吸收营养,所以护肝健肠胃就是保护河蟹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正常预防,保肝健肠,增强河蟹免疫力,使用茵胆平肝宝、保肝宁、易康源、整肠舒等拌料,投喂饲料时可适当分开拌料投喂,2. 肝脏病变肝脏开始病变,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严重者肝脏糜烂、坏死,分解成豆腐渣状,一般还伴有烂鳃病。 大多是病菌侵袭,有毒物质污染水质,滥用抗生素等引起。 可用调水先锋+底安康进行水质调节之后全池泼洒茵胆平肝宝。 平时在饲料中添加茵胆平肝宝+易康源+保肝宁,以增强蟹体的抗病能力。 3. 肠炎病病蟹游动缓慢,食欲不振,肠胃发炎,空肠或有黄色粘液,水温高于24℃时较为流行。 一般是饵料质量差,池水恶化,溶氧不足,水温过高,底质败坏引起的。 检查饵料是否发霉变质,更换优质饲料;外用调水先锋+底速安全池均匀泼洒,6小时后将多肽活菌王+生态活水素全池均匀泼洒;内服用EM6强生原液+整肠舒+生长快乐拌料,早晚各一次,连服3-5次。 玻利泊羊(一)产地与分布该品种原产于美国爱达荷州。 (二)育成简史玻利泊羊是由杜波依斯试验站培育成的。 采用双杂交方法,以陶赛特公羊和塔吉母羊杂交,兰德瑞斯公羊(FinnishLandrace)与兰布列母羊杂交,然后将两种后代再进行杂交。 取陶赛特羊全年发情,兰德瑞斯羊早熟性好、多胎,和兰布列羊、塔吉羊羊毛品质好的遗传特点,把这些优良性状结合起来。 由于亲本品种多样性的结合,使波利泊羊的基因有了丰富的基础。 育种工作尤其着重选择多胎性状,并能一年产羔两次。 (三)品种特性玻利泊羊肉用性能良好、早熟、产羔率高,适合肥羔生产。 (四)生产性能在当地饲养条件下,上面几个亲本的产羔率,兰德瑞斯羊为216%,陶赛特羊为172%,塔吉羊为169%,兰布列羊为138%,而波利泊羊初产母羊为180%,经产母羊为2ll%。 有85%~95%的6~7月龄的母羊可发情配种,12~13月龄产羔,可以全年繁殖,年产羔两次。 初生重3.7kg,从初生到断奶平均El增重2369。 剪毛量平均3.7kg,羊毛细度60支。 (五)利用情况美国对这玻利泊羊品种的评价很高,认为能满足国内市场对肥羔生产的需要,能够稳定羔羊肉价格,增加养羊者收入。 安纳托利亚蜂安纳托利亚蜂(AnatolianBee)为西方蜜蜂的一个地理亚种,学名ApismelliferaanatolicaMaa,简称安蜂,是蜂蜜高产型蜂种。 一、原产地与引入历史(一)原产地安纳托利亚蜂原产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 原产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蜜源植物丰富,主要蜜源植物为牧草和野花,花期4月初到8月底。 此外,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东南部和东部,还种有大面积果树、棉花、向日葵、芝麻和油菜,全年花期长达5~6个月。 (二)引入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中国分别引进过2批安纳托利亚蜂王。 1975年6月农林部由土耳其引进安纳托利亚蜂王30只,保存于江西省养蜂研究所(现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976年开始向全国推广;200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由土耳其引进安纳托利亚蜂王20只,保存于该所育种场及吉林蜜蜂育种场,当年即开始向全国推广。 二、品种特征和性能(一)形态特征安纳托利亚蜂为黑色蜂种,其个体大小及体形与塞浦路斯蜂相似。 蜂王体呈棕褐色(图1);雄蜂(图2)和工蜂(图3)体呈灰褐色,有些工蜂第2、3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 绒毛呈灰色。 其他主要形态特征见表1。 (二)生物学特性安纳托利亚蜂产育力强,但不哺育过多幼虫,子脾密实度为90%以上(图4)。 育虫节律陡,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对群势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春季群势发展较缓慢,人夏后群势超过卡尼鄂拉蜂,接近意大利蜂,秋季蜂王停产比意大利蜂早。 分蜂性较弱,可养成较大的群势,一般能维持8~10张子脾、12~14框蜂的群势。 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 节约饲料,在蜜源条件不良时,很少发生饥饿现象。 定向力强,不易迷巢,防盗性能好。 工蜂寿命长。 爱造赘脾。 爱采树胶。 性情凶猛,怕光,开箱检查时爱螫人。 易感染麻痹病和孢子虫病。 (三)生产性能安纳托利亚蜂产蜜能力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椴树花期,一个安纳托利亚蜂强群最高可产蜂蜜50~70kg。 产浆能力很低,在大流蜜期,每群每72h只产王浆20~30g,但其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很高,可达2. 0%。 采胶能力强,年均群产蜂胶100g左右。 可进行花粉生产,年均群产花粉2~3kg。 可利用零星蜜粉源,如皂角(图5)、忍冬、益母草、三叶草等。 三、推广利用情况1975年从土耳其引进安纳托利亚蜂蜂王后,当时的江西省养蜂研究所便立即对其进行试养、观察;1976年该所蹲点湖北开展蜜蜂育种试验的科研人员,将其与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等带至湖北,连同当地的本地意蜂一起作为育种素材,配制成一组可轮回配套换种的单交组合意本一安意一本安,在湖北养蜂生产中推广应用,首先在荆州地区,继而扩大至孝感地区、襄阳地区、宜昌地区和武汉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增产效果。 在上述可轮回配套换种的三个单交组合中,有两个单交组合含有安纳托利亚蜂血统。 在20世纪70年代,蹲点湖北开展蜜蜂育种试验的科研人员,还培育了含有安蜂血统的三交组合安? 意本、双交组合卡? 本安? 意和安? 意卡? 本,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些地区推广应用。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实验种蜂场、河北省承德市蜜蜂原种场等单位保存有安蜂纯种,并培育纯种安蜂王供应全国各地蜂农,尤其是供应以蜂蜜生产为主的北方地区的蜂农(图6),其应用面积较大。 至2008年全国约有安纳托利亚蜂及其杂交种蜜蜂8万群。 四、品种评价安纳托利亚蜂产育力强,工蜂寿命长,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节约饲料,爱采树胶,不但可用于生产蜂蜜,也可用于生产蜂胶。 安蜂爱螫人、易患麻痹病和孢子虫病等缺点,可以通过选育加以改良。 安纳托利亚蜂是很好的蜜蜂育种素材。 乌利蝴蝶鱼中文名称乌利蝴蝶鱼拉丁名称Chaetodon ulietensis英文名称Double-saddle butterflyfish异名三间蝴蝶鱼、三间蝶、鞍斑蝴蝶鱼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拉丁门名Chordata中文纲名硬骨鱼纲拉丁纲名Osteichthyes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中文目名鲈形目拉丁目名Perciformes中文科名蝴蝶鱼科拉丁科名Chaetodontidae中文属名蝴蝶鱼属拉丁属名Chaetodon品种描述分布地区分布于太平洋中、西部礁岩海域,包括我国南海海域。 形态特征三闯蝶卵圆形,吻部尖细突出如野猪嘴,过眼有1条粗大的横向贯穿的蓝黑色带,身体侧面也有2条马鞍状蓝黑色带,延伸到体侧中部后变淡至消失。 体侧密列lO余条蓝色横贯的细垂线纹,自近尾柄以后连背鳍、臂鳍到尾鳍的一片明黄色中镶嵌入尾柄上的大黑斑点,使整尾鱼的纹图看起来极富装饰效果。 生活习性三间蝶为中型鱼类,体长可达18厘米。 食性杂,通常在珊瑚礁觅食无脊椎动物和海藻,饲养时稍加诱饵就会摄食饲料,很容易饲养。 对水质和温度要求与月光蝶相似。 规模化猪场的保健用药及保健方案近些年来,我市养殖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许多养殖专业户升级成为规模化猪场,这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力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例如:很多猪舍建设标准过低,未达到标准化养殖的要求;饲养水平落后,没有执行严格的防疫流程等,这些问题给很多养殖场带来了经济损失。 此外,由于管理水平低下而造成的高死亡率也困扰着很多养殖场主。 要解决这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要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做好基础免疫之外,还要制定一套适合生产实际的药物保健方案。 当前,猪传染性疫病种类不断增多、新病不断出现,多病原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加重,为了提高猪场养殖的利润,应制定合理的猪场保健方案。 1保健用药原则(1)选用无毒副作用或是毒副作用小的、无耐药性、无药残的药物。 (2)选用能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能调理动物机体内各器官机能活动、保持平衡、解除免疫抑制的药物;能有效激活细胞再生系统的药物。 (3)选用具有抵抗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以及抗应激的药物。 (4)选用具有中和与清除机体内毒素功能的药物。 (5)选用质量有保障、科技含量高的药物。 (6)选用具有独特配方的中草药。 2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的保健方案2. 1仔猪的保健方案(1)产后第3d进行补铁,每头注射铁制剂1ml,同时注射龙米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每头0. 5ml,分别注射。 (2)产后第7d,注射龙米先,每头0. 5ml。 (3)产后第21d,每头注射铁制剂1ml,同时注射龙米先,每头1ml。 (4)断奶前后,每吨料用威氟特500g+银翘散1000g+奥来可1000g,连用7d,以抗病毒、抗应激和减少腹泻。 (5)断奶后15d,用威远金伊维驱虫1次,连用7d。 (6)断奶后30d,每吨料用银翘散1000g+威普建500g+妙立素125g,连用7d,以防止伪狂犬、圆环病毒、蓝耳病、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等疾病的发生。 2. 2种猪的保健方案2. 2. 1后备种猪(1)每吨料用银翘散1000g+妙立素125g+莫维欣300g,()在配种前3d使用,以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母猪免疫力,连用7d。 (2)在配种前14d,用威远金伊维驱虫1次,连用7d。 2. 2. 2妊娠母猪、种公猪(1)每吨料用银翘散1000g+妙立素125g+莫维欣500g,或用威普建500g+奥来可1000g,每个月1次,两种方案交替使用,每次1周,以清除种猪体内病原、净化猪场疾病和预防各种疾病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2)在产仔前14d,用威远金伊维驱虫1次,连用7d。 (3)在产前1d和产仔后分别注射龙米先10~20ml,使用时在颈的两边分点注射10ml,以防止仔猪拉黄白痢,防止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促进胎衣的排除。 2. 2. 3哺乳母猪每吨料用银翘散1000g+妙立素125g+莫维欣300g+奥来可500g,在产仔前后各用5d,以提高母猪体质,预防仔猪腹泻,保证下一次正常发情。 3育肥猪保健方案猪只长到30~40kg时,用威远金伊维驱虫1次,连用7d;75kg至出栏期间喂奥来可,这样可以提前出栏,提高料肉比(每吨料用1kg奥来可+10kg葡萄糖粉)。 每个月每吨料用银翘散1000g+妙立素125g,或中威氟特500g+奥来可1000g,连用7d。 以上方案的关键要落实到位,不要等到猪群出问题后再进行保健,这样起不到预防效果,只有做到无病先防才能达到保健的真正目的。 在选用药物时,首先要注重药物的效果,其次才考虑其成本,如果只考虑低成本而起不到防病作用反而会增加成本。 能用普通药、常用药解决问题的,不要一味追求使用新药。 各猪场制定的保健方案一定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周边疾病流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把方案落实到位了才能取得好的生产效益。 奶牛夏季产后保健要点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高,夏季更甚。 如何做好奶牛的夏季产后保健,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关键。 对于奶牛产后疾病,重在预防,特别是对新产牛和肥胖牛来说,应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中。 分娩地点的选择。 奶牛分娩地点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防止出现中暑,周边应有较为便利的电源和水源,以便应对高温天气。 2. 分娩后处理措施。 奶牛分娩后应迅速进行糖钙疗法,补充能量,防止奶牛低钙造成的损失,同时注射新斯的明或氯化铵甲酰甲胆碱注射液,有助于产后平滑肌的蠕动,促进胎衣和恶露的排出和胃肠道的蠕动,增加奶牛食欲。 母牛产后应注射头孢噻呋钠和氟尼辛葡甲胺,连用3天,可以预防奶牛三大病(蹄叶炎,子宫炎、乳房炎),增加奶牛食欲和疾病抵抗力。 有条件的还可注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效果更佳,可以防止产后败血症的发生。 3. 注意体温与食欲。 连续7天测量体温,如有异常抓紧处理。 对于食欲差的牛只,要监控奶牛真胃移位。 4. 适宜的喂养。 适当饲喂微生态和发酵饲料,增加瘤胃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防止夏季大量喝水造成瘤胃微生物稀释。 饲喂一些易于消化和适口性好的饲料,如苜蓿、燕麦以及能量较高的膨化大豆等。 刘忠叶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村131300 发布时间:2024-11-24 08:42:2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