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狐狸的养殖前景怎么样? 内容: 我国的狐狸养殖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内蒙古、北京、东三省等地。 种类主要有银狐、蓝狐、雪狐、彩狐等。 目前国内蓝狐皮年产量已达到100多万张,雪狐200万——300万张,彩狐较少,年产2万多张。 狐狸是重要的经济毛皮兽,与水貂皮、波斯羔羊皮形成国际裘皮业的三大支柱。 近年来,养狐狸帮不少人走上了致富路,前景也不错,但综合多方面因素,我国狐狸养殖数量较大,总体来看,今年狐狸养殖灶的竞争仍会很激烈,在此提醒养殖户要多关注市场。 市场行情90年代初,国内北极狐消费开始流行。 需求极大,刺激发展。 养殖户越来越多,母兽全部留种,只有淘汰的才上市。 上市少,供应量小,价格攀升,供求严重脱节,尤其是质量好的蓝狐皮,当时价格曾经达到800元/张。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扩种太快,质量达不到标准,品质下降,价格开始不断降低。 近期河北蠡县留史、肃宁、尚村市场蓝狐销售稳定,尤其90厘米以上毛绒密度大、毛质长4厘米以上的条子路相对较快,价格在450元/张左右;另外,毛质强、针毛齐的领子路蓝狐也较快,但价格相对较低,85厘米的280元/张左右,条子路在420元/张,这就要求养殖场对蓝狐要精养。 我国现状一、我国养殖的狐狸品质较差。 狐皮品质对价格的影响非常大,而我国养殖的狐狸品质普遍较差,目前在我国养殖效益较好的品种主要是从挪威等国进口的银狐、蓝狐种,由于我国养殖的技术相对落后,狐皮一般只有0. 7——0. 8米,但在国际上优良不退化的狐皮可达到1. 1米。 采用我国地产狐的品质就更差了,狐皮只有0. 5——0. 6米,毛绒品质也差,价格仅相当于银狐、蓝狐品种的一半。 二、我国狐狸存栏数太大。 由于前几年狐狸皮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当时炒种成风,广大养殖户不断投资养殖狐狸,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狐狸存栏已猛增到150万只。 而我国每年只需约一百万张狐狸皮,还有一半是用进口的狐狸皮,而出口每年多只有3——4万张,市场明显已经供过于求。 三、加工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加工企业。 与我国大量养殖狐狸相对比的是,狐狸皮加工企业却少得可怜,加工技术跟不上,更没有品牌,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养殖户只能赚取较少利润,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养殖狐狸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 激烈竞争带动产业调整目前狐狸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以狐狸人工授精为例,前两年每只母狐的人工授精费用在100元以上,而去年河北省部分地区的人工授精费用为每只60——80元,甚至更低。 原因就是投资人看好了狐狸人工授精这个大市场,利润使得养狐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 与此同时也促进养狐业的进步,带动了诸如饲料等产业的发展。 养殖前景狐狸皮价格受饲料成本的影响较大,从目前看,狐狸的饲养成本保持平稳,这将为狐皮价格稳定奠定基础。 由于皮革企业重新恢复对俄罗斯的出口以及服装业对狐狸皮使用的稳定,预计狐狸皮价格总体将保持平衡。 所以,虽然目前养殖狐狸前景不太乐观,但市场规律就是有低潮高潮,养殖户只要坚持走高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并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加工产业,在高起点上养殖优良的品种,同样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国内种狐企业近些年过分宣传蓝狐的价值是导致蓝狐皮年产量直线上升的重要原因,使得一些养狐场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的存在,促使单一养殖蓝狐的企业向喂养一些其他品种的狐狸以及乌苏里貉、水貂等特种产业转移,综合性养殖场将在以后的时间里大批出现。 发布时间:2024-11-11 09:57:5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