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鳙鱼的介绍 内容: 鳙鱼的形态特征鳙鱼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其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 头极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 吻短而圆钝。 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口角可达眼前缘垂直线之下,上唇中间部分很厚。 无须。 眼小,位于头前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阔而隆起。 鼻孔近眼缘的上方。 下咽齿平扁,表面光滑。 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 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 鳞小。 侧线完全,在胸鳍末端上方弯向腹侧,向后延伸至尾柄正中。 鳙鱼背鳍基部短,起点在体后半部,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其第1-3根分枝鳍条较长。 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 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但不达臀鳍。 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 尾鳍深分叉,两叶约等大,末端尖。 鳔大,分两室,后室大,为前室的1. 8倍左右。 肠长约为体长的5倍左右。 腹膜黑色。 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 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 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鳙鱼的栖息环境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 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 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 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 鳙鱼的生活习性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 食物: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鳙鱼的分布范围中国特有。 分布水域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 鳙鱼的生长繁殖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人沿江湖泊摄食肥育,冬季湖泊水位跌落,它们又回到江河的深水区越冬,翌年春暖时节则上溯繁殖。 鳙产漂流性卵。 性成熟为45龄,雄鱼最小为3龄。 繁殖期在47月。 产卵场多在河床起伏不一。 当河水流域降雨,水位陡然上涨、流速加大时进行繁殖活动。 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成熟 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 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 池塘养殖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岁龄鱼可重达0.8~ 1公斤。 初成熟个体体重大;部分地区需10公斤以上,但在广西、广东地区,通常不足10公斤也可产卵。 鳙鱼的食用价值鳙鱼的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 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水分充足,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 宜食:鳙鱼,其味甘、性温,一般人都宜食用,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者食用更佳。 经常食用还能够润泽皮肤。 上火的人群宜食用。 .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宜食用。 忌食:鳙鱼不宜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引发疮疥。 此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等病症者不宜食用。 而且,鱼胆有毒不要食用。 . 鳙鱼性偏温凉,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 1、鳙鱼性偏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食用过多容易引发疮疥。 2、鳙鱼胆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但降压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故临床上使用需要慎重。 鳙鱼的营养价值鳙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每100克鳙鱼中含蛋白质15. 3克、脂肪0. 9克。 另外,鳙鱼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 鳙鱼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吃能暖胃、祛眩晕、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润泽皮肤。 鳙鱼的营养成分鳙鱼的医疗价值功效主治:温补脾胃强身,消除赘疣。 食多易引发风热和疥疮。 1、鳙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2、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脑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润泽皮肤。 鳙鱼的药用价值鳙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与其他食品搭配用来治疗鼻窦炎、牙龈肿痛。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配方:鳙鱼头500克,川芎5克,白芷3克,葱、姜、胡椒粉、盐各适量。 川芎、白芷水煎10分钟,去渣取汁;鱼头去鳃,洗净,连同葱、姜、胡椒粉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和入药汁,加盐调味,稍煮。 分早、晚2次吃鱼肉喝汤。 鳙鱼的经济价值养殖鲢、鳙鱼是一项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养殖业。 如:广西自治州的凤滩水库开展网箱养鱼始于1980年,经过十多年的试养、示范、推广,已发展到1100只网箱(45亩),饲养品种有鲢、鳙、草、鲤、罗非鱼等年总产量14. 9万公斤,亩平4843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发布时间:2024-11-09 08:35:2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