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夏秋养殖鳗鱼如何用药 内容: 夏秋高温季节,此季节鳗鱼生长最旺,但鳗鱼发病率也最高。 许多养殖户,在鳗鱼发病时病急乱投医,胡乱用药,结果是花了许多冤枉钱,鳗鱼病没治好。 甚至,滥用药造成水质污染,有的鳗鱼不是病死,而是因药物滥用而毒死。 因而科学的选用鱼药,才是有效防治鳗鱼疾病的关键。 如今药物种类繁多,各种新药层出不穷。 但是,高效、速效、长效、安全、毒性小、副作用小、无残留、方便、价廉的选药原则是用药的大趋势。 如何正确选择渔药? 怎样合理使用鱼药? 笔者提出几点拙见供大家参考:1. 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建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 治疗是不得已情况下才采用的手段,有很多鱼病,难以医治,但预防却很有效,如鳗鱼水霉病、小瓜虫病等。 这些病即使医好,因鱼体丑陋、变形难看其销售也很困难。 2. 在鳗鱼病害防治中,尽量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鱼药,提倡使用生物源渔药、生物制品和中草药。 这些药物安全、毒性小、无残留,在预防和治疗上有独到之处。 3. 鱼病发生时应正确诊断,对症下药,防止滥用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孔雀石绿、菊酯类、甲胺磷为三致农药(致癌、致畸、致突变)应慎用和禁用。 特别是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和添加剂,不得使用。 4. 用药切忌只凭经验,不相信科学,或用药盲从,自己无主见。 农户最讲实惠和实践,但是不能盲目套用别人的经验,每一口池塘的具体情况都不同,跟着别人的牛尾巴走,胡乱下药,实际用药过程中忽视不同情况下具体的水情、鱼情的差异。 5. 要有正确的投药方法和掌握正确的投药时间。 到底是全塘泼洒消毒法、药浴法、口服法还是涂抹法,要选择最有效的投药方法。 有时药物只有喷洒在池塘四周,有时用在池塘一边或一角,要注意选择。 在选择用药的时间上要恰当:早晨鱼浮头不能用药,下雨阴天不能用药,夜晚水体缺氧操作不方便,不易观察,易产生鱼缺氧及中毒事故,不宜用药;刚投喂饲料后不宜马上用药。 6. 根据水情、鱼情、天气确定正确的用药量。 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太大导致鱼中毒甚至死亡。 鳗鱼对药物都有一个敏感度,以水温22~30℃,pH值7~8,每亩1米水深的鳗鱼池为例:敌百虫适量6~8两,最大量1斤;生石灰适量30~40斤,最大量60斤;漂白粉适量1. 6~2. 0斤,最大量2. 5斤;高锰酸钾适量2. 5斤,最大量7~10斤;兴棉宝适量半两,最大量1两。 掌握了这些药物的致死浓度才能安全、合理、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 7. 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使用禁忌。 如: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与生石灰不可混用;食盐不能与生石灰、漂白粉混用;两种药混合发生浑浊、沉淀的不能混用;高锰酸钾只能在中性水体使用,如在酸性或碱性水体使用,会产生二氧化锰沉淀,损害鳗鱼鳃部,促进烂鳃病加重甚至死亡;中西药不宜混合使用;对阳光敏感的药物要避光使用或在傍晚使用,以确保药效。 8. 食用鱼上市前,应有休药期。 以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符合有关要求。 发布时间:2024-11-09 07:00:0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