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鲟鱼养殖,鲟鱼怎么养? 内容: 一、养殖方式放养鲟鱼鱼种从外地分批购买,规格为50克/尾,饲养6-7个月,当鲟鱼达到600-800克/尾时上市,常年供应商品鲟鱼。 二、水池条件养殖池为新建水泥池,共33口,每口面积为60m2,计2000m2,加盖大棚,水源来自深水井,pH值为6. 5-8. 0,水质良好无污染,鱼种放养前用30ppm高锰酸钾进行全池消毒。 三、鱼种放养鱼种放养鱼种规格为50克/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游动活泼。 放养密度为25-50尾/m2, 放养鱼种前用5%的食盐水进行消毒15分钟左右, 饲养期间定期分池,保持同池鲟鱼规格一致,防止个体大小差异过大,影响养殖效益。 四、饲养管理⑴、饲料投喂 饵料投喂采用定质、定量、定时的原则。 定质:颗粒大小应适口,营养要全面,讲求合理配比,并添加一些能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 饵料鲟鱼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 定量:依体重按一定的投饵率投喂,投饵率一般为2. 5%-4%,以30分钟内吃完为宜;定时:每天投喂2-4次,做到定时,不可随意改变投喂时间。 ⑵、水质管理 采用水泵供水,水交换量每天2-3次,保持水质清新。 并采用增氧泵不断对养殖池充氧,水中溶氧达到6. 0mg/L以上。 隔天清洗池塘一次,定期测定水质理化因子,并做好记录。 平时认真巡池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⑶、水温管理 水温是影响鲟鱼生长速度的关键。 所以每天测量水温,注意水温的变化,夏季养殖池架设遮阴设施,避免阳光直射。 确保养殖池水温25oC以下。 ⑷疾病防治 鲟鱼虽然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苗种期也会发生暴发性疾病,特别要注意由细菌引起的出血症和一些寄生虫性疾病,有极强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 所以要重视预防工作,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防止疾病发生。 同时要经常对鲟鱼品种进行更新,防止交叉感染。 发布时间:2024-11-08 08:38: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