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哈尔滨水产市场:水产品近日出现热销势头 内容: 【www. ohei. cn - 养殖水产青蛙】临近春节,作为市民春节大餐的“重头戏”水产品近日出现热销势头,大部分产品价格随之出现上涨,涨幅在20%左右。 其中中档产品价格涨幅明显,特别是海蟹、基围虾、甲鱼,涨幅达到30%和40%以上,不过,也有部分品种价格不涨反跌。 虽然销量明显增大,但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 近来,哈尔滨市水产市场和各大超市不论是购物人数还是采购量都成倍增加,价格也频频出现波动,一些水产品甚至一天一个价。 其中大部分产品价格都出现上涨,最明显的就是一些中档的海鲜产品,而且质量越好的价格变化越大。 据了解,目前价格变化最大的就是鲜活基围虾,月初时批发价还是每500克50元,经过几次上涨,这周初已涨到了60至70元。 而海蟹也由原来的每500克30元涨至50元以上。 据一业主介绍,从现在开始,单位聚餐、朋友聚餐、婚宴以及年夜饭预订都多了起来,而这些场合基本上都使用中档海鲜,所以各饭店用量非常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也有水产品的价格不涨反降的,如大对虾每500克只有20元,比前段时间还便宜了两元,很多市民都四斤五斤地买,为年夜饭添个“大菜”。 据奋斗副食营业员介绍,一些普通水产品节前反而便宜是因为进货量大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虽然大部分水产品价格上涨,但并不影响市民的购买热情,甲鱼和一些冷冻高档海鲜也因是很多人走亲访友的首选礼物,而销量大增。 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海产品价格出现上涨主要是因为进入冬季后,北方城市减少供应,进货渠道只剩下广东一带,因为都是空运使成本加大造成的。 春节期间哈尔滨市水产品货源稳定,大部分品种的涨幅预计在30%之内,不太可能出现成倍上涨的情况。 相关推荐郑州水产市场将进口美国鲜活小龙虾等水产品从人们餐桌上最初的奢侈品到如今进入寻常百姓家,海鲜在郑州市民的餐桌上是越来越常见。 伴随着人们对海鲜逐步喜爱的,是郑州水产行业的发展。 如今,郑州的海鲜不仅供应河南,还辐射到了河北、山西等周边省份,甚至辐射到了海南、广东等地。 但位于市内的两家水产市场的发展却日渐式微,交通拥堵、安全隐患、扰民……去年,水产大世界完成外迁,如今,中部两岸水产海鲜果蔬物流园已基本具备商户进场装修的条件,年底将开门迎客,郑州水产市场完成升级。 该物流园还将借力航空物流,澳大利亚的龙虾、挪威的三文鱼、美国的小龙虾……这些美味的海鲜郑州市民都将率先“尝鲜”。 闻够了“鱼腥味”的居民期盼呼吸“干净空气”位于纬三路的水产市场,始建于1993年。 每天这里的交通压力都很大,特别是早晚高峰期,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在这里交织。 昨日上午,郑州晚报记者到该市场探访。 “不闻其面,先闻其味”,还没到市场,就远远地闻到了鱼腥味。 附近居民张先生说,在这里住十几年了,虽然说每天闻着鱼腥味早已经习惯了,但是每次去趟公园回来,还是忍不住“嫌弃”一番家附近的空气。 “天天闻着鱼腥味,早就没有吃鱼的欲望了。 ”除此之外,纬三路水产市场还存在着市场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功能不健全、企业经营规模小、营销能力不足、集聚效应差等问题。 又是地处闹市区,随着房租等成本压力的逐年增加,地理位置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给交通、周边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扰,不仅发展后劲不足,即使是现状也都难以维持,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辐射能力增强,可以说外迁是纬三路水产市场最好的出路。 ”一业内人士分析。 纬三路水产市场主体方负责人透露,到今年年底,商户们的合同也已经到期,不再续签,支持市场外迁。 而作为市场的所在地,金水区相关单位负责人也表示,外迁对市场来说是好事,他们也会全力支持。 一面是饱受发展困扰的市场,一面是规划全面、设施完善的物流园,对商户来说,这并不是个难以抉择的选择。 12月11日,在纬三路水产市场附近,近300名商户与中部两岸物流园签订了入园意向。 昨日上午,郑州晚报记者在该物流园建设现场看到,一排排的门面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已基本具备了商户进场装修的条件,根据计划,年底前物流园将开门迎客。 说到交通优势,该物流园位于郑州市惠济区东北部,紧邻黄河公路大桥、黄河公路铁路两用桥,京广铁路、北四环、107等,不远处就是连霍高速下道口“郑州惠济站”,文化路、开元路、天河路、江山路等区内干道四通八达。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设分为两期进行,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为一期,总共加起来市场面积将达到18万平方米。 “近期目标是年销售额300亿元,远期将形成上千亿的规模。 ”中部两岸物流园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对接航空港,郑州市民都将率先“尝鲜”去年9月份开始,每周都有来自北欧的三文鱼自郑州机场海关报关入境;今年3月份以来,来自孟加拉国的黄鳝也开始从郑州航空口岸定期进口。 郑州航空港正凭借着越来越丰富的国际航线和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快速的通关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郑州报关,进口鲜活海鲜。 中部两岸物流园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也将与航空港对接,借力航空物流优势,“下一步,澳大利亚的龙虾,挪威的三文鱼,美国的小龙虾、帝王蟹……将源源不断地到达郑州,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 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这样一个集副食品、海鲜品、干调品的交易、贮存、集散、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不仅能充分满足承接市场外迁的任务,郑州的水产行业还将完成升级改造。 “依托自身优势,在一个内陆城市打造一个鲜活海鲜的集散地,无论是对郑州的产业升级转型,还是提升郑州的影响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水产品的保鲜运输技术不少养殖户和贩运商因不知道或不完全了解淡水水产品的保鲜运输技术,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做好活运前的处理淡水水产品运输前要停止投饵、捕捉和暂养,以利清肠和减轻运输途中的水质污染。 运输水体最适温度为6~15℃,温差要控制在5℃内。 运输水体中加入0. 1%~0. 3%氯化钠溶液等,可减少运输中水产品体表黏液的形成;加入光合细菌、沸石粉和活性炭等可大大改善水环境,用量一般为10~14克/升水。 淡水水产品的运输密度要根据品种、体质和气温等灵活掌握。 二、淡水水产品保鲜运输技术1. 淋水运输。 此法适用于抗缺水能力较强的乌龟、青蟹和鳖等的运输。 运输途中应每隔1~2小时观察1次,据情喷淋干净的常温池水。 2. 无水运输。 此法适用于运输梭子蟹和日本对虾等。 启运前,将水慢慢冷却到使水产品暂停生命活动的温度(水产品品种不同温度也不同,一般为4~15℃),然后放入纸(木)箱中用保温车脱水运输。 到达目的地后,再将水产品放于水中,让其苏醒过来。 3. 塑料袋充氧运输。 耐拉无漏塑料袋中装入总容积1/4的水,装入适量的鱼类,再挤掉袋中空气,按水与氧气1∶3的比例充入氧气,接着用橡皮筋扎紧袋口放入塑料(木)箱中待运。 温度高的夏秋季,可在箱中放1袋冰块降温,以确保高成活率和延长运输时间。 4. 缓释氧剂运输。 缓释氧剂的配制方法是:过氧化氢15克、抗坏血酸15克、活性炭15克、黏合剂5克、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5~6克、pH值调节剂5克。 此缓释氧剂放入装运淡水鱼类的水体中,6小时内即可产生1升氧气,可明显减少鱼类高密度运输时因缺氧引起的死亡。 5. 塑料或帆布大桶运输。 桶内装总容积2/3的干净池水,可根据不同品种、鱼虾大小、水温高低和运输距离长短等确定装运量,通常每立米水体可装成鱼100千克。 运输途中据情及时换水,以保持水体高溶氧水平。 如运输时能向桶内充氧或充气,运程和运时可增加。 6. 药物麻醉运输。 用于麻醉淡水鱼类的药物有乙醇、酒精含量50%以上的白酒、乙醚、二氧化碳、碘化甲烷三卡因和巴比妥钠等,具体用量、用法参照产品说明书说明。 药物麻醉运输活鱼,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操作简便、运输量大和运输时间长等优点,但只有在水温高于15℃时才有好效果。 采用高度白酒麻醉淡水鱼类时,用干净小棉球吸足白酒后塞于鱼嘴中,可麻醉1小时左右。 7. 混合气体运输。 向水体中充入5%二氧化碳和50%氧气后密封运输容器,鱼会进入昏睡状态(可昏睡30小时)。 运达目的地后,鱼放入正常水体中几分钟就可苏醒。 8. 湿润运输。 此法适用于蟹苗、()鳗苗和梭子蟹等的短距离运输。 运输容器中不加水,只加冰块或盖湿毛巾维持水产品的生存。 9. 低温运输。 通过降低温度可使多数淡水鱼类进入冬眠状态,以减缓其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提高运输成活率的目的。 在容器中加入适量冰块或冰袋等,可有效降低水温;亦可将鱼直接放在低温库或冷水槽中,慢慢降温后再运输。 如能用制冷低温运输车运送,可进行长时间、远距离运输。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邮编:3重庆“年年有鱼”搅扰市场 水产品售价集体跳水白鲢4元/斤、花鲢7元/斤、草鱼7. 5元/斤……3月3日,笔者走访市区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了解到,节后水产品价格集体“跳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年年有鱼”的影响,预计元宵节后价格将稳定。 “白鲢才4块钱一斤,太便宜了嘛! ”当日上午,在南桥寺农贸市场,几位大妈围着水产品摊,七嘴八舌。 “花鲢白鲢比年前便宜了好几角,但我年前买的,还冻在冰箱里,今天只是给外孙买两条黄辣丁回去熬汤。 ”家住渝北区冉家坝新城丽都小区的马婆婆如是说。 卖鱼的摊贩也称,年前最贵时,白鲢卖到了5元多一斤,节后复市一下就跌倒了4元。 笔者在观农贸批发市场、永辉超市、家乐福超市、沃尔玛超市等地也看见,水产品价格大多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其中,观农贸批发市场,白鲢3元/斤、花鲢8元/斤、草鱼7. 5元/斤、鲫鱼7. 5元/斤。 九龙坡太慈农贸市场、渝中区西三街农副水产批发市场等市场的鱼价也和观农贸的差不多。 市农业信息中心对全市38个区县农贸市场8种主要水产品(除了大带鱼为冻鱼,其余品种均为活鱼)的零售价格监测也显示:在最近一周,我市水产品零售均价总体下滑2. 52%,其中鲤鱼零售价明显下跌,草鱼、鲫鱼零售价下跌,大带鱼零售价小幅下跌,白鲢、鲶鱼、花鲢零售价略跌。 与全国均价相比,我市主要水产品总体均价偏低,其中大带鱼零售价明显低于全国均价,草鱼零售价与全国均价持平。 市农委相关的市场分析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受“年年有鱼”影响。 他说,节前绝大部分老百姓家的餐桌上都准备有鱼,以图谐音“年年有余”,且大多数家庭的习惯是年夜饭十分丰富,以致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收拾”剩饭剩菜,或买新食材换口味。 因此,白鲢、花鲢、草鱼、鲫鱼等家常水产品出现节前涨价、节后跳水的情况。 他预计,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鱼价将趋于平稳。 3月3日,在綦江区永辉超市河西店,市民正在选购白鲢。 春节过后,白鲢价格逐渐回落到4元/斤以下,和春节期间的4. 98元/斤相比,降幅在两成以上。 江苏凌家塘:12月份水产品市场分析12月份,凌家塘水产品月批发平均价24. 36元/公斤,同比上涨1. 37%,环比下跌5. 4%。 本月水产品销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回落;白虾量多价低,螃蟹质优价升;特种水产需求不旺、价格回落。 12月份,凌家塘水产品月批发平均价24. 36元/公斤,同比上涨1. 37%,环比下跌5. 4%。 本月水产品销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回落;白虾量多价低,螃蟹质优价升;特种水产需求不旺、价格回落。 具体表现为:(1)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纷纷回落;今年夏季各地雨水量大,各地淡水鱼养殖跑塘严重,促使今年下半年淡水鱼类供应待续较紧,价格同比一直偏高。 本月随着淡水鱼养殖量的恢复,以及冬季淡水鱼出塘率的提高,本月淡水鱼的供应环比上扬,价格虽然同比仍然偏高,但环比纷纷回落。 交易量方面,本月四大家鱼中,除了鲢鱼上市量环比下跌了9. 6%,鳊鱼、草鱼、鲫鱼的上市量环比分别上涨了6. 5%、3. 2%和7%;价格方面,本月草鱼(11. 89元/公斤)的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7. 3%和21. 9%,鲢鱼(8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下跌4. 8%和6. 7%,鳊鱼(11. 53元/公斤)、鲫鱼(13. 4元/公斤)的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4. 8%、5. 4%和1. 5%,但同比分别上涨了11. 1%和9%。 (2)白虾量多价低,公蟹质优价高。 本月市场罗氏虾全面收尾,基围虾越来越少,但青虾、白虾供应增加,淡水河虾价格整体稳中趋降。 本月基围虾(58. 6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了减少48%和55%,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14. 7%和23%;本月来自苏北大丰、东台等地的白虾开始批量上市,受养殖面积扩大影响,今年的白虾价格同比不高,同规格品种,今年要便宜5块每公斤左右。 本月白虾(39. 17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72. 8%和78. 5%,价格则分别下跌了12. 8%和6. 4%。 受白虾带动,本月淡水青虾价格也是降幅明显,本月白虾(97. 43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21. 8%和29. 6%,价格则分别下跌了8. 9%和8. 2%。 随着冷空气的持续,本月螃蟹肉肥膏满,正是吃螃蟹的最好时节。 受产量减少、需求旺盛影响,本月凌家塘螃蟹价格稳中趋升,特别是这个季节最好吃的公蟹,像当前走量最快的3两的公蟹,月末批发平均价68元每公斤,较上月底的58元每公斤,环比上涨了17%。 (3)特种水产供需不旺,量、价齐跌。 本月气温寒冷,婚庆喜宴不多,鲈、鳜鱼,鳝鱼等特种水产的需求减弱,价格跌多涨少。 本月回鱼(27. 13元/公斤)、牛蛙(10. 27元/公斤),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7. 7%、和10. 9%。 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近两年鲈、鳜鱼的价格是一路下行,特别是鲈鱼,已从水产“贵族”渐渐成为普通市民的家常菜。 本月鲈鱼综合平均价24. 09元/公斤,环比同比跌幅都在13%左右。 随着9月份新鳜鱼的上市,本月鳜鱼价格也是稳中趋降,月综合平均价51. 65元/公斤,环比小跌0. 1%,较去年同期的60. 89元/公斤,同比下降15. 2%。 预计,受元旦、春节节日因素带动,1月份下月市场水产品销售将进入全年高峰期,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 广东湛江水产品进口逆势上扬湛江是我国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在当前我国进口贸易下滑的形势下,湛江水产品进口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逆势上扬。 8日,记者从湛江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以来,湛江水产品进口呈现井喷之势,2016年第一季度湛江辖区进口水产品2796. 48吨,货值1902. 43万美元,同比增长215. 41%和161. 13%。 进口水产品主要品种是冷冻的虾类,包括南美白对虾、黑虎虾、龙虾、红虾、蓝虾等,产品主要来自美洲地区、东盟地区、澳洲等国家,进口量为2602. 32吨,货值1831. 45万美元,同比增长196. 62%和152. 04%。 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湛江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但随着养殖大环境的变化、品种日益的退化、疫病的不时爆发及极端天气(台风、寒流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湛江乃至华南地区对虾养殖业遭遇连年歉收、失收,近两年进入低潮期,产量锐减,对虾价格不断走高,给水产品加工业带来较大冲击。 为帮扶企业走出困境,湛江检验检疫局出台多项便利措施,指导帮助企业较短时间内取得上级的进口检疫许可;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分类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口岸开箱率、查验率,压缩货物滞港时间。 对进口水产品,开辟绿色检测通道,优先检验,缩短检测周期;落实“优进优出”战略,鼓励与扶持国内资源短缺的深海水产品进口及诚信企业扩大进口。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形成以“品牌、质量、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了湛江出口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5年湛江口岸进口水产品14632. 48吨,货值10094. 1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9. 50%和125. 03%;其中对虾类进口14076. 92吨,货值9938. 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2. 68%和164. 56%。 长沙马王堆市场:11月水产品均价每公斤64. 83元 整体平稳一、基本情况:1、交易量:长沙马王堆市场水产品11月交易量为0. 2亿公斤,较去年同期交易量0. 24亿公斤同比减少16. 67%,较上月交易量0. 16亿公斤环比增长25%。 2、平均价格:长沙马王堆市场月水产品11月平均批发价格为64. 8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均价63. 25元/公斤同比略涨1. 28%,较上月均价64. 01元/公斤环比持平。 二、价格分析:本月水产品上市量较上月有大幅增长,水产品整体价格保持平稳。 本月虾类和贝类整体价格较上月上涨,虾类和贝类整体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季节因素影响,产地货源持续减少所致;其中虾类上涨品种为:基围虾11月平均批发价为50. 88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45. 5元/公斤上涨12%,河虾11月平均批发价为28. 38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27元/公斤上涨5. 09%;贝类上涨品种为元贝11月平均批发价为79. 12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63. 43元/公斤上涨24. 75%,生蚝11月平均批发价为10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9. 14元/公斤上涨9. 38%;本月淡水鱼类上市量较上月继续增长,整体价格持续有所下跌,下跌主要品种为鲫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10. 81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11. 34元/公斤下跌4. 68%、鳊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11. 31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11. 79元/公斤下跌4%、鳙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11. 4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11. 64元/公斤下跌2. 09%、鲤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10. 56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10. 79元/公斤下跌2. 07%;本月市场上的大闸蟹交易继续保持红火,受气候好影响,今年螃蟹整体规格和品质比去年上了一个台阶,但蟹价难“横行”,受“三公”消费政策性因素影响,螃蟹改走平民路线,虽然市民消费增长,但价格持续下滑,螃蟹11月平均批发价为75. 37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77元/公斤环比下跌2%;本月特种水产品类销售与上月持平,由于货源充足,整体价格继续下跌。 其中下跌主要品种为鲈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27. 38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36. 14元/公斤下跌24. 26%,乌鳢11月平均批发价为20. 81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22. 36元/公斤下跌6. 9%,泥鳅11月平均批发价为29. 69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30. 57元/公斤下跌3%;上涨主要品种分别为乌龟11月平均批发价为39. 5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36元/公斤上涨9. 72%,黄鳝11月平均批发价为48. 38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45. 57元/公斤上涨6. 15%;回头鱼11月平均批发价为32. 5元/公斤,较10月平均批发价30. 79元/公斤上涨5. 57%;本月冷冻水产品销售和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 预计12月份随着年末的到来,消费高潮在即,水产品销售将迎来旺季,但水产品整体价格将不会有大波动。 上海元旦期间鱼虾等水产品供应充足“元旦不是大的节日,对市场供应而言,仅仅是‘双休日+1天’放假模式,因此,市场不会有很激动的价格表现。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向记者指出,不过,2017元旦离春节很近,因此节前的水产供应兼具冬季旺销和春节前供应的特色。 “总体来说,秋冬以后,上海水产品总体平稳、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市场繁荣。 ”范守霖向记者指出,今年下半年受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一度对沪上水产市场销售带来一定影响,好在转型较快、目前已供应平稳。 “铜川路铜川、百川市场水产品年交易量约占全市市场交易量的25%,有经营户约2400家。 经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工作和各水产市场积极安排,目前,原铜川、百川市场大部分经营户已进入宝山杨行的江杨、江阳两水产市场,凌海、东方国际也接受少量经营户。 即将进入元旦,相关水产市场都已恢复常态供应。 ”“夏天水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冬天价格下行。 ”范守霖指出,这在元旦前的市场供应中也较为明显。 “如季尾白虾(俗称的白米虾),今年5—9月的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今年5、6月份时白米虾批发价格一度高达每斤50—60元,而元旦前每斤白米虾的批发价仅为30元。 此外,另一个价格下行明显的品种是鳜鱼,今年6、7月份的至高批发价一度达到每斤50元左右,元旦前后鳜鱼的批发价也逐步回落到30元/斤。 ”“零售市场中,鱼虾价格在元旦前都颇为平稳。 除了基围虾零售单价达到48元、较之上周38—40元的价格有所上升外,其余水产品均价格稳定。 ”桂农耕告诉记者。 元月水产交易或达12万吨“冬季水产丰富,进入量产销售高峰,元旦后就将启动春节供应,品种丰富更会促进传统春节的供销两旺。 ”范守霖向记者指出,“但水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不同,价格不会随意‘上蹿下跳’。 预测在春节前会有一波上浮调整,上升幅度在15%左右。 ”据预估,由于2017年元旦、春节均在1月,预计1月份全市水产市场水产品交易量达10-12万吨。 其中批发市场交易8. 7万吨,如:东方国际中心市场39000吨(其中,冰鲜12500吨,冻品11500吨,活鲜9000吨,海蜇、贝类6000吨),江杨市场将达12000吨,江阳市场将达10000吨,恒大市场将达4500吨,舜渔市场将达10000吨,上农批则可达到9000吨。 发布时间:2024-11-05 08:49:5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