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十月份市场情况分析 内容: 养殖水产青蛙。 一、市场基本交易情况通过对市场主要水产品价格监测显示,10月份市场主要水产品加权平均价为45. 10元/公斤,较上月下跌了1. 97%。 其中:主要冰鲜海水鱼平均价格为41. 53元/公斤,较上月下跌了2. 67%;主要冷冻海水鱼平均价格为37. 62元/公斤,较上月下跌了0. 84%;主要活鲜鱼平均价格为56. 17元/公斤,较上月下跌了2. 19%。 二、市场交易主要特点1、从冰鲜水产品交易来看:在国庆水产品供应期间,正值我国“休渔期”结束全面开捕,渔船集中到港,加上货运至市场投售等因素,节前市场内人流、车流汇集在一起,一派热闹景象。 进入10月,由于虾蟹船少,受货源因素影响,冰鲜市场虾蟹量与往年相比要少了好多(今年为“小年”),其总体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要上涨50%以上。 总体感觉,由于今年虾蟹产量少了以后,小黄鱼和鲳鱼的货源要比上两年要多一些。 因渔船集中到港等因素,主要经济鱼类的价格总体有所下浮。 小黄鱼的价格一般卖到6. 5-18元/500克;鲳鱼以中小规格见多,价格根据规格的不同,一般卖到18元-48元/500克;带鱼根据产地和规格的不同,一般卖到10元-24元/500克;鮸鱼根据规格的不同,卖到7元-20元/500克。 冻品经营户瞄准渔船集中到港,对所需冰鲜品种,乘货源集中且价格相对便宜时,选购一些质量优、品种好、价格适中的鲳鱼、小黄鱼、鳗鱼、墨鱼、竹节虾等品种,为即将来到的2016年春节作备存。 2、从冷冻水产品交易来看:进入10月份,由于受进口海关边检,原产国水产品产量减少,货源相对紧张等因素影响。 从9月份开始,冻品经销商反映,由于货柜很难订到,冻品产品中的白姑、墨鱼、鳗鱼等产品都比较紧张。 从价格来说,带鱼(A)俗称A带,规格为75克的带鱼卖到7. 50元/500克、规格为125克的带鱼卖到10. 5元/500克、规格为175克的带鱼卖到12元/500克、规格为225克的带鱼卖到12. 5元/500克;带鱼(B)俗称B带,规格为75克的带鱼卖到5. 5元/500克、规格为125克的带鱼卖到8元/500克、规格为175克的带鱼卖到9元/500克。 规格为80-100克的小黄鱼卖到9. 23元/500克、规格为100-150克的小黄鱼卖到11. 53元/500克、规格为150-200克的小黄鱼卖到20. 76元/500克。 规格为100-150克的鲳鱼(黑鲳)卖到12. 30元/500克、规格为150-200克的鲳鱼(黑鲳)卖到20元/500克、规格为200-250克的鲳鱼(黑鲳)卖到23元/500克。 规格为50-100克的白姑卖到6元/500克、规格为100-200克的白姑卖到7元/500克、规格为200-300克的白姑卖到7. 5元/500克。 3、从活鲜水产品交易来看:进入十月,市场淡水鱼价格继续震荡回落,其中:鲫鱼价格在6. 8元/500克左右,草鱼价格在5. 5元/500克左右,鳙鱼(花鲢)价格在6元/500克左右。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跌了1. 44%、9. 09%、6. 39%不等。 近期淡水鱼价格持续走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随着秋季淡水鱼出塘周期的到来,各产区出塘量明显增大。 二是随着天气的转冷,淡水鱼在运输及运输途中的消耗费用有所下降。 三是市场的消费明显转淡。 预计短时间内市场淡水鱼价格下跌的走势有望持续,但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鲈鱼和鳜鱼的价格则比较平稳,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 白水鱼价格与上月相比有10%左右的涨幅。 特种水产牛蛙由于货源紧张,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国庆以后,一直徘徊在14元-15元之间。 据蟹老板大闸蟹介绍,10月份大闸蟹的销售情况呈现大的价涨,小的价跌的走势,中旬询价时价格为:1. 2两公蟹卖到7元/500克,1. 5两公蟹卖到8. 5-9元/500克,1. 8两公蟹卖到10元/500克,2两公蟹卖到13元/500克,2. 5两公蟹卖到17元/500克,3两公蟹卖到30元/500克,3. 5两公蟹卖到45元/500克,4两公蟹卖到70元/500克。 1两母蟹卖到13元/500克,1. 2两母蟹卖到15元/500克,1. 5母蟹卖到20元/500克,1. 8两母蟹卖到25元/500克,2两母蟹卖到35元/500克,2. 5两母蟹65-70元/500克,2. 8母蟹卖到100元/500克,3两母蟹卖到130元/500克。 4、从综合类(含贝壳类)水产品交易来看:过了国庆以后,贝类水产品总体上呈现销量少、价格平的走势。 从价格来说,海螺卖到17-18元/500克、香螺卖到15-24元/500克、花螺卖到38-40元/500克、田螺卖到3. 5-4元/500克、蛏子卖到7-11元/500克、竹蛏卖到25元/500克、青蛤卖到8-12元/500克、文蛤卖到4-8元/500克、海瓜子卖到35-60元/500克、扇贝卖到19-22元/500克、生蚝卖到6. 5元/500克。 进入十月,海蜇类产品总体销售还是比较平稳,价格变化也不是最大。 与经销商交谈,总体反映,今年的销售情况不如往年。 其具体的价格为:大连小红头15元/500克、特脆圆头28元/500克、一级大花头38元/500克、特脆红帽子皮32元/500克、大连干红皮45元/500克、大连红皮55元/500克、小白花头22元/500克、红皮边角料28元/500克、海蜇丝8-10元/500克、特脆花皮丝6元/500克。 三、十一月份水产品交易趋势十一月份,北方冷空气南下将趋频繁,渔船产量将逐步减少,预计下个月到港交易船只会维持在十月份水平,但产量不会有大的提高,成交价格会在十月份的水平上稳中有小幅上升。 相关阅读十月份河蟹养殖五个技术要点十月份进入河蟹养殖后期,应加强养殖管理,确保河蟹促肥长镖。 1、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3次,早、中、晚各1次,主要观察池塘中河蟹的动态。 早晨巡塘观察河蟹有无上岸,是否缺氧,中午巡塘观察水质和测量蟹池中的水温,傍晚巡塘主要检查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特别是高温季节,经常巡塘观察河蟹是否有缺氧、死亡现象,有无病害和纤毛虫等。 2、加强水草管理对池中水草加强管理,适时割草,保持合理的密度和分布,保证适当的覆盖率,水流畅通。 发现水草腐烂或漂浮,应及时捞除,水草有污泥的,采取换水去污,保持水质清新,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 3、适时注换水,调节水质保持适当水量,每10―15天注水1次,每周注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厘米,经常用生物制剂泼洒调节水质,使河蟹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4、坚持科学投喂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以及河蟹生长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投饵时,坚持“四定、四看”原则,使河蟹吃饱吃好,促肥长膘。 5、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1次,预防疾病,使用“纤虫净”杀一次纤毛虫,隔日再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对出现的病害,适当用药物治疗,发现有纤毛虫用“纤虫净”治疗,发现有黑鳃、烂鳃、肝坏死等病用碘制剂泼洒治疗。 九月十月份河蟹养殖饲料投喂方式9月底前河蟹完成最后一次脱壳,外壳大小定型,这时需要加强营养,增加动物性饲料投喂量,提高河蟹生长的肥满度。 育肥增重河蟹,饲料投喂是关健,笔者认为9、10月份河蟹饲料投喂方式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投喂好动物性饲料。 选择新鲜野杂鱼、冰冻海杂鱼、螺蛳、蚌肉等,日投喂量不低于河蟹体重的6-7%,早晚2次投喂,早7时投喂30%,晚5时投喂70%。 投喂野杂鱼、冰冻海杂鱼时,适量加食盐和EM菌浸泡后投喂。 2、配投好植物性饲料。 选择玉米、颗粒、小麦、豆粕、南瓜等植物性饲料,投喂量占总投喂20%。 3、视天气情况适量调整。 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温度偏高或偏低少投。 4、可在饲料中补充河蟹促长剂及多糖等。 在动物性饲料投喂不足的情况下,可在饲料中补充河蟹促长剂及多糖等,提高肥满度,改善品味。 5、可移植些植物性饵料。 塘内水草少,应移植些清洁的水花生和水葫芦等植物,不但能增加植物性饵料,而且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 昆山市锦溪镇农业服务中心:沈剑峰十月份草鱼种发病季,对症用药是关键十月是草鱼种的发病季节,病鱼体色发黑,背鳍、尾鳍边缘发白,鳃丝肿胀,有的颜色鲜红,鳃丝末端腐烂,附着物较多。 解剖病鱼,有肠炎、腹水、肝脏肿大、花肝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按照肝胆综合症进行治疗。 结合调水,消毒。 效果还不错。 但是,有一部分池塘,情况反常。 7天、15天、甚至25天,鱼病也没有治好。 为什么? 下面几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2014年10月21日,我去益阳茈湖口,一个池塘面积14亩,主要养殖草鱼种。 发病后,使用肝胆保健康、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内服5天,仍然每天死亡草鱼种1000尾。 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大量车轮虫,建议使用治疗车轮虫药连续杀两次,病鱼逐渐减少。 26日,去常德市牛鼻滩,一个池塘两个月没有杀虫,使用了内服药、水质改良剂,效果不明显,草鱼种仍然死亡。 建议使用阿维菌素30毫升/亩+硫酸亚铁3两/亩,全池泼洒1-2次,后来由于下雨,水质浑浊。 使用调水产品以后,停止死鱼。 27日去安乡黄山头,我们示范户的草鱼种,死亡近一月,损失1000多斤。 使用了保肝护胆、改底、消毒、治疗鳃霉等方法没有效果。 经过显微镜检查,发现车轮虫多,建议使用阿维菌素+硫酸亚铁全池泼洒二次,同时使用伊维菌素内服,每天投喂一次,连用3天。 一周后死鱼停止。 根据以上情况不难看出:车轮虫是引起当年草鱼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治疗时,应该检查病鱼的鳃丝,肠道,肝胆,水质,全面分析,才能对症用药,取得好的效果。 十月份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户应该关注什么? 10月,进入了秋季,气候渐渐转凉。 这个时期每天的温差相对较大,但水温适中,各类养殖动物摄食量大,生长增快,是催肥增重的最佳时机。 但这个时期水体中各类病原体也大量滋生.水底沉积物在富氧条件快速分解.会造成水体营养物质过剩,滋生大量藻类,进入病害高发阶段。 对于草鱼来说就是进入了传统的“白露关”,疾病的高发,加上行情的不稳定,让养殖户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罗非鱼来讲,这个时期链球菌病慢慢远去,投喂量慢慢增加,因而十月是在今年行情低迷中最为关键的养殖机会,也是保证增产增效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月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注意日常的消毒杀菌工作。 这个时期水温相对下降,溶氧增加,底部细菌滋生速度会加快,因而在这个时期使用通威的毒消净(颗粒)全塘泼洒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防止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 第二,注意鱼类肝胆健康。 大量摄食和快速生长必然造成肝胆负荷过重,鱼体负荷增加,很多时候会出现突然吃料变差或者尾部变白的现象。 同时肝胆变差后对于环境的变化应激也会增加,出现疾病时死亡率也会增加,对此需要内服肝胆舒宁+芪参散+通威多维,连续内服3到5天,每隔15天进行一个疗程。 第三,注意调节水质。 这个时期水体容易富营养化,出现水华或者水体老化,严重还会出现倒藻现象,为了防止危害发生可以使用通威的光合菌+黄金肽对水质进行调节,保障水体的嫩爽! 第四,罗非鱼的养殖更是要注意对水体酸碱度的检查。 对于偏酸的池塘要及时补充生石灰,促使水体保持正常,同时内服肝胆舒宁+芪参散3到5天,保障鱼体健康,降低链球菌的发病概率。 同时足量投喂通威罗非料,可以有效提升抗链球菌的能力。 九十月份华南地区罗非鱼养殖管理要点随着入秋以来,部分地区链球菌有所缓解。 气温变低,链球菌“大势已去”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在链球菌之后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小渔为大家提供以下参考建议,希望大家在9、10月份都能有所收获! 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1、少数地区链球菌切勿掉以轻心。 粤西等地气温仍旧较高,链球菌也难免会有,主要建议注意消毒,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板黄散”预防,三天一个疗程。 持续高温天气下使用。 2、注意天气、水质变化,防止应激反应。 入秋以后,气温转凉,平均水温下降至26-27度,藻类、菌类活性减弱,水色变化大,朝黄晚绿,易出现倒藻现象;且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影响,天气变化大,应注意防止应激反应。 建议方案:若池塘出现倒藻现象,水色早晚变化过大,水中有大量毒素。 先有机酸解毒,之后补充芽孢杆菌;另外注意补充少量磷肥和白云石粉,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磷和镁离子,保持藻相稳定。 台风前闷热天气加开氧机,避免“翻塘”,台风前后“泼洒姜+氧多”,避免应激死亡。 3、防止缺氧浮头,定期改良底质入秋以后,水温日变化、也变化较大。 由于温差易导致池塘水温分层,上下水层对流,造成底部有害物质及耗氧有机物上升,出现“返底”现象。 避免措施:白天中午加开增氧机曝气,打破“氧障”,增加底部溶氧。 注意氧化改底,减少池塘底部有害物质,可选用15%过硫酸氢钾改底,每月2次。 4、寄生虫病该季节罗非鱼常见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较多。 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活化底泥,培养有益原生动物,抑制有害寄生虫。 针对车轮虫:外用“原虫膏”一包3亩,内服“虫虫草+三黄散”拌料20斤,连续三天,效果明显。 指环虫病:内服“虫虫草”3天,外用“甲苯咪唑”1次或第一次用代森铵,第二次“甲苯咪唑”。 (切记农药杀虫推荐“二次用药”方法,把风险降至最低。 可回复【二次用药】几次,查看二次用药具体方法)5、细菌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豚鼠气单孢菌和肠型点状气单孢菌,发病症状主要为肠壁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按有淡红或深红脓状液流出。 防治建议: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投喂过饱,日常投喂7分饱即可,高温天气可内服”大蒜素”或EM菌预防。 发病后可用”硫酸新霉素+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拌料投喂,一套拌料20斤,连用3-4天。 6、细菌性败血症该病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孢菌水,高密度养殖全年较为普遍,9~30℃之间流行,以28℃左右最为严重。 防治建议:体表出血,外用第一天”苯扎溴铵+浓戊二醛”,一套2-3亩,第二天”二硫氢基甲烷+浓戊二醛”。 内服”氟苯尼考+地锦草+K3粉+三黄散”每套拌料20斤,连用3-4天。 体内出血:外用氯制剂或碘制剂消毒;内服同上,量加倍。 技术支持:陈老师华南渔愉鱼江苏凌家塘:12月份水产品市场分析12月份,凌家塘水产品月批发平均价24. 36元/公斤,同比上涨1. 37%,环比下跌5. 4%。 本月水产品销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回落;白虾量多价低,螃蟹质优价升;特种水产需求不旺、价格回落。 12月份,凌家塘水产品月批发平均价24. 36元/公斤,同比上涨1. 37%,环比下跌5. 4%。 本月水产品销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回落;白虾量多价低,螃蟹质优价升;特种水产需求不旺、价格回落。 具体表现为:(1)淡水鱼供应量回升,价格纷纷回落;今年夏季各地雨水量大,各地淡水鱼养殖跑塘严重,促使今年下半年淡水鱼类供应待续较紧,价格同比一直偏高。 本月随着淡水鱼养殖量的恢复,以及冬季淡水鱼出塘率的提高,本月淡水鱼的供应环比上扬,价格虽然同比仍然偏高,但环比纷纷回落。 交易量方面,本月四大家鱼中,除了鲢鱼上市量环比下跌了9. 6%,鳊鱼、草鱼、鲫鱼的上市量环比分别上涨了6. 5%、3. 2%和7%;价格方面,本月草鱼(11. 89元/公斤)的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7. 3%和21. 9%,鲢鱼(8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下跌4. 8%和6. 7%,鳊鱼(11. 53元/公斤)、鲫鱼(13. 4元/公斤)的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4. 8%、5. 4%和1. 5%,但同比分别上涨了11. 1%和9%。 (2)白虾量多价低,公蟹质优价高。 本月市场罗氏虾全面收尾,基围虾越来越少,但青虾、白虾供应增加,淡水河虾价格整体稳中趋降。 本月基围虾(58. 6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了减少48%和55%,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14. 7%和23%;本月来自苏北大丰、东台等地的白虾开始批量上市,受养殖面积扩大影响,今年的白虾价格同比不高,同规格品种,今年要便宜5块每公斤左右。 本月白虾(39. 17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72. 8%和78. 5%,价格则分别下跌了12. 8%和6. 4%。 受白虾带动,本月淡水青虾价格也是降幅明显,本月白虾(97. 43元/公斤)上市量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21. 8%和29. 6%,价格则分别下跌了8. 9%和8. 2%。 随着冷空气的持续,本月螃蟹肉肥膏满,正是吃螃蟹的最好时节。 受产量减少、需求旺盛影响,本月凌家塘螃蟹价格稳中趋升,特别是这个季节最好吃的公蟹,像当前走量最快的3两的公蟹,月末批发平均价68元每公斤,较上月底的58元每公斤,环比上涨了17%。 (3)特种水产供需不旺,量、价齐跌。 本月气温寒冷,婚庆喜宴不多,鲈、鳜鱼,鳝鱼等特种水产的需求减弱,价格跌多涨少。 本月回鱼(27. 13元/公斤)、牛蛙(10. 27元/公斤),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7. 7%、和10. 9%。 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近两年鲈、鳜鱼的价格是一路下行,特别是鲈鱼,已从水产“贵族”渐渐成为普通市民的家常菜。 本月鲈鱼综合平均价24. 09元/公斤,环比同比跌幅都在13%左右。 随着9月份新鳜鱼的上市,本月鳜鱼价格也是稳中趋降,月综合平均价51. 65元/公斤,环比小跌0. 1%,较去年同期的60. 89元/公斤,同比下降15. 2%。 预计,受元旦、春节节日因素带动,1月份下月市场水产品销售将进入全年高峰期,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 九十月份存塘草鱼的五个保健技术要点9月已经进入养殖的中后期,今年的温度和往年相比,气温降低不少,秋后昼夜温差很大,雨水较多,由此带来的上下水层的交换,鱼的应激导致又一个死鱼的高峰期。 今日小渔就为大家分享秋季鱼塘的保健要点。 【鱼病描述】这些大草鱼死亡外表都没有明显的出血,伴有一些烂鳃,体表完好偶有脱鳞。 解剖内脏有明显的肝胆病,肝胆病,有些甚至有绿肝,肠道有肠炎,轻重不一。 【该如何做】1、针对雨水多要及时排去表层雨水:排去表层雨水,可减少溶氧、水温突变,保持水质稳定。 下雨前后使用泼洒姜或者诱食应激灵或者抗激等产品进行抗应激以减少伤亡。 2、开动增氧机:雨后应及时开增氧机增氧,防止溶氧、水温分层,泼洒诱食应激灵、抗激、硬壳应激素,也可减少应激反应。 3、调节pH:雨后池水pH偏低,应及时掌握pH变化情况,进行水质调节。 4、施底质改良剂:根据水质,用底质净化颗粒、抑菌底安等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和水质,改善水体环境。 5、增强体质:由于已经到了后期,鱼的肝胆负担相当严重,在饲料中添加三黄散、板黄散、多维、黄芪多糖免疫草、乳酸菌等增强体质。 阴雨天要适当减少饲料用量。 为避免草鱼秋季大量死亡,做好9月预防工作刻不容缓,400-886-6611,小渔祝福大家秋季都有好收成! 武汉白沙洲市场:10月份水产行情简析武汉白沙洲水产品市场十月份交易量为7006万公斤,与上月交易量6205万公斤相比经营量较大幅度上升12. 91%,增加了391万公斤,本月监测九个大宗水产品的交易均价是16. 22元/公斤,与上月均价16. 52元/公斤相比微降1. 82%,与去年同期16. 15元/公斤相比微涨0. 43%。 本月监测九个大宗品种鱼的均价与上月对比价格是涨少跌多,进入十月,市场鲜鱼价格开始回落,本月价格回落最大的是桂鱼,其他品种的上涨及下跌的幅度都不大。 桂鱼的最佳养殖期是每年的端午节到中秋节,处在养殖期时段的桂鱼价格要高一些,七月桂鱼月均价58元公斤,八月桂鱼月均价59. 54元公斤,九月桂鱼月均价60. 46元公斤,到十月桂鱼上市量开始增多,价格回落到58元公斤。 十月鲜鱼价格是持续下跌,月初监测九个大宗品种鱼的均价是16. 8元公斤,到月尾均价是15. 58元公斤,下跌幅度7. 26%,鲜鱼价格下跌主要是五至九月养殖的鲜鱼规格成型,现在到了出塘期,鲜鱼集中上市,进入秋季后,淡水鱼运输成本及损耗有所减小,下市场调研了解到,影响鱼价的主要原因还是供大于求,因为四大家鱼的养殖技术已经过关成熟,生长周期短且产量大,现在就连外省各地区都有大规模的养殖,对湖北市场照成了冲击,使本月鱼价稳中有跌。 十月以后河蟹养殖管理小窍门分享初秋10月,又迎来了螃蟹的收货季节,由于今年持续高温的天气给河蟹的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河蟹养殖管理工作不容小觑。 通过不停的走访河蟹养殖户进行总结和归纳,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河蟹养殖管理方面的一些小窍门:1、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20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除野并杀灭病原生物。 2、栽种水草:冬季清塘消毒药物药性消失后,即可种植水草,一定要东西为行,南北为间。 3、施肥培水:池塘消毒后7~10天,每亩施经发酵处理的猪粪200~250公斤,或钙镁磷肥复合肥15~20公斤,使池水呈淡红色,达到肥、活、嫩、爽,以培育水体中的红虫、水蚯蚓、小螺蛳等,为河蟹、青虾提供优质天然饵料,并促进水草生长。 4、投放螺蛳:清明节前后,一次性投放鲜活螺蛳400~500公斤,一方面可用于繁殖,为河蟹提供活性饵料,另一方面还能净化水质。 5、适时增氧:遇闷热天气,应及时增氧。 高温季节,半夜增氧至翌日上午9时。 6、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自4月底每半月施用一次水质调节剂和底质改良剂,再每半月施用一次以溴制剂、碘制剂为主水体消毒剂(高温季节禁用),每月投喂一次药饵以100公斤饲料加2%的中草药和1‰的氟苯尼考粉和适量的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制成药饵,5~7天为一个辽程。 五月份针对小草鱼死亡的处理流程分析近期许多池塘出现了小草鱼全身发黑,死亡量很大的现象,检查之后发现主要是肠炎、烂鳃、赤皮、寄生虫、水质差等引起的死亡,经分析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因素:1. 苗种质量问题严重。 许多老弱病残的苗子没有剔除掉,苗种培育期间一些违禁药品、重金属、抗生素药品的滥用,种质的退化,加之盲目的饲料投喂,导致苗种肝胆问题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 近期投食比例不科学。 本应喂1-1. 5%却喂了2. 5-4%,喂青草的量也不合理,吃的多喂得多,没有注重内脏消化器官的养护,导致肝胆、肠道病变。 3. 没重视内服保健的必要性。 许多鱼在吃完食之后出现了冲头顶水的现象(肝胆综合症)却没有及时拌饲投喂美康1号、美康2号、美康6号进行预防和治疗,导致受损的消化器官得不到修复,久之体质下降,加重了发病率。 4. 水质恶化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黑水,浓绿水,浑水,蓝藻、裸藻水,氨氮、亚盐偏高的水质、导致水体毒素的增加,苗种体质的下降,增加了发病风险。 5. 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致病菌、病毒繁殖较快,增加了染病风险。 6. 盲目使用杀虫杀菌药品,对水体、鱼体影响太大。 7. 昼夜温差大,气温不正常,鱼体应激大。 8. 由于去年鱼价较低,气候属于暖冬,未能及时的清理池塘,导致各种寄生虫,细菌,病毒并没有死亡消失,引起现在发病的鱼还有病毒性感染的可能,增加了治疗难度。 综合上述问题建议处理方案:1. 首先对水质和鱼体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找准病因。 2. 减料或停食1—2天,草必须断掉。 3. 上午使用养水宝,下午使用底康3号。 4. 第二天优碘(特碘)+硫醚杀星,(用《特消》有时效果很明显)如果这天死亡减少,美1美2美6内服5天,修复巩固肝胆,肠道。 如果这天死亡没减少,建议再复查水和鱼,同时内服鱼血宁+美2、美6(3-5天,病毒性疾病首选),肝胆好的情况可以首选康倍宁+美2、美6(3-5天)。 注意事项:1. 找准病因很关键。 有虫先杀虫,死亡量大、水质差的先解毒、调水。 2. 发病复杂,染病快速,成爆发趋势,死亡率在30—50%. 严重情况会死完,治疗前同养殖户讲明病情严重性。 3. 用药后有可能会出现死亡高峰或猛死,属于正常现象,病鱼,体质弱的鱼,黑头黑背的鱼都要在这场疾病中被淘汰,这是一个自然法则,请提前告知养殖户。 4. 一般用药3-5天后死亡降低都是属于好的治疗效果范围。 因为治病治的都是群体,而非个体,还有少量死亡的情况,只要后期经过慢慢调理,才会痊愈。 5. 学会观察鱼病发展势头和治疗过程中的趋势给出最适合的处理方案。 6. 治疗之后及时饲喂美康1号、2号、6号,养护体质,提升肠道有益菌群和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7. 治鱼病先治人的心病(养殖户、经销商、自己),态度端正,不凭经验开药,多做检查,不打诳语! 发布时间:2024-11-05 08:34:3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512.html